东莞民俗12

家乡区县: 东莞市

莫家拳
莫家拳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于清代嘉庆年间,由广东惠州府莫蔗姣创立,经东莞火岗村莫达树、莫四季、莫定如、莫清娇等人修改成为著名的莫家拳。
莫达树、莫清骄等人在东莞县一带传授莫家拳,桥头镇大洲村的莫龙富等人继承师法,成为莫家拳第二代传人。再由莫龙富等人传给石水口村的莫黎胜、莫林、莫亮、莫容等成为第三代。此后,莫家拳在桥头一带承前启后,代代相传,十分兴盛。

东莞民俗风情概览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东莞最热闹的景致。每年农历五月 , 东莞市水乡各镇区都有自己一个龙舟节目。东莞的龙舟队曾多次在香港、澳门、加拿大、新加坡及本地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都夺得金杯。沙田镇还获得中留龙舟协会授予的“龙舟之乡“称号,在东莞市,龙舟竞渡早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了。 竞赛形式有两种 :一是友谊赛 , 群众称之为“ 趁景 ”,不设奖品 , 也不需要主办单位组织 ,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舟在江面上相遇 , 往往会自发地进行比赛 , 这种比赛没固定时间、路线 , 聚散自由。另一种比赛形式是 “放标” 即 “赛龙夺景 ”, 群众称之为“斗标”、“斗大景 ”、“ 斗景尾” 等。 万江区由区府主办的龙舟竞渡场地 , 设地东江支流上 , 每次比赛的线路全程在 30 公 里至 40 公里之间 , 共需 3 小时左右。参赛的龙舟起码有十几条 , 加上一些“ 趁景”的龙舟 , 总数往往超过五十条 , 是一项跨区甚至跨县的体育比赛。开赛之日 , 一江两岸 , 彩旗招展 , 人山人海 , 逾十万观众。
东莞"卖身节"
卖身节相传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每年二月初二开耕节,没有土地的农民自发来到东坑找雇主,茶摊、食挡、小农具、日常用品、农贸物资、杂物随之而设,形成了“卖身节”。解放后成为集工商、农贸、文化、娱乐、民俗于一体的民众节日。近年,由镇政府推广,成为东莞市独有,最具民俗特色、最具影响力的节日。
东莞荔枝节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闻名中外,"食之令人畅然意满"的东莞荔枝被誉为"岭南第一品"。
东莞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元一统志》、大德《南海志》均记有东莞荔枝,明天顺年间《东莞县志》卷一记载"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饴,其种不一,盖岭南之佳品也。"
每年蝉鸣荔熟的季节,荔枝产区都举办各种形式的荔枝节、荔枝品尝会等活动,成为招商引资、联络乡情的盛会。各大旅行社也纷纷组织以啖荔枝为主题旅游观光专线,使城市人亲临果林、亲摘荔枝、亲尝佳果,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的名句已成为东莞荔枝的广告词。
横沥牛墟
"横沥牛墟"有400年悠久的历史,是广东省三大牛只交易市场之一。伴随牛行的发展,集结了一批能熟练评估牛只价值,熟悉牛生意秘诀的"牛经纪"。
年近80高龄的张扬锦一眼能目测出牛的体重分量,以此判断牛的价值。牛经纪的技艺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家族事业,张扬锦家四代相传,第四代是他女婿。
牛的交易过程是十分有趣的,须经过摸寿、试步等考核,倘若要做耕牛用的还得过考车和试犁两项考核,这种帮人测牛的健康、性情及勤劳程度的工作全部由牛经纪来完成。从前牛经纪做买卖时是不会明码实价地讲出来的,使用"暗语"和"指谈"。在行内"诚信"是最重要的,大多数牛经纪都不会为了短暂的利益而毁了自己的名声,坏了自己一辈子的事业。但为了维护交易的绝对公平,牛行现在已经废除了这些老谈判方式,改用公开议价,牛经纪承担介绍和估价的作用。

祝灿明(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