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镇文化底蕴深厚,客家文化源远流长,800年前便是客家人聚居之地,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紧密融合。文化范畴,分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一般认为;清溪镇居民以客家人为主,故官方将客家文化视作传统文化。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客家先民纵使经数千年的由北至南的迁徙,然而依旧继承着传统文化。
宗祠是其维系客家凝聚力、弘扬传统的一大媒介,宗祠此建筑的作用;其一为祭祀用途,先宗之灵位及骨灰安放以此;每至清民节,客家人以本姓或本村为单位,组织盛大的祭祀活动。其二为弘扬传统用途,祠内的文献、碑文中,可以了解到先民;来自何方、迁徙经过、定居于此的缘由、处世格言等。客家人又以族谱为纽带维系着代代后裔。遗憾的是;宗祠的职能及系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了破除迷信运动的打击对象,大部分宗祠在此期间遭大肆破坏,祠中壁画皆被涂鸦或损毁、古籍文献遭焚毁,族谱从此绝后、先宗之灵位及骨灰亦难逃厄运。当今所见的宗祠,一般为重建所成。
客家传统文化中;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群众基础,如舞麒麟、唱山歌。此民间艺术由于缺乏创新而且千篇一律,难成民间活动的主流。值得庆幸的是;舞麒麟活动由于政府的推动及保护,近来逐渐复兴中,2007年更至澳大利亚演出。唱山歌虽亦有政府支持,但从近年来看,未见有大的活跃。 而属岭南文化的本地族群,占该镇人口比例不大,文化传统长期受忽视。坊间至今仍保留一些传统习俗,如重阳祭祀等。
两族群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一方为中原文化、一方为岭南文化。但经历了近千年的相互磨合及同化,今日看来若非刻意作区分,否则两者间不会有意识上的隔阂。
清溪编创的客家山歌曾获得粤赣闽桂客家山歌邀请赛、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金奖等奖项;新编排创作的麒麟舞相继在全国首届麒麟舞大赛、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大赛和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获金奖,2007年,获邀参加澳洲悉尼华人春节大巡游,2008年,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2008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并获演出金奖。清溪镇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被授予“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近年来,共举办了三届客家文化艺术节。
2009年1月20日,清溪镇荣膺“全国文明村镇”光荣称号,成为全市第二个“全国文明村镇”。
梧桐子: http://www.wutongzi.com/uc/99630560.html
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lxy00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