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味在潮汕”这话听了很多年,在汕头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
大菜姑且不谈,顶级的潮州大菜固然美味,但并不是人人消费得起。只论街边小吃,看到哪个没见过,坐下点来吃就是,吃一顿的花费尚不及一份肯德基套餐,味道却远胜。在这个遍地美食的地方,一家店能在路边开上几十年,自然有他的道理。
美食只跟味道有关,跟个人的味觉、嗅觉有关。这话是没错,说到底饮食的根本还是你认为好不好吃,但总觉得还有另一种东西在里面。比如你从小每个早上都会去的早餐铺子,成年后发现它还在那里,老板也没变,你走过去,老板还认得出你,对你笑笑说都长这么大了,还会端出你儿时的味道,还知道你不要葱花儿。这时候吃什么味道如何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所有的儿时记忆都会被这个笑容所勾起。
这次去汕头,吃了街头巷尾很多家小店,无一例外的发现这些店铺都有很多吃了几十年的老客,来了也不说要什么,对店主点点头,找个位置坐下,店主很快就将食物端上桌。吃完寒暄几声,开开玩笑走人,场景极其温馨。我这种外来客上去寻摸吃什么的绝对是怪人。
记忆才是最好的味道。
清早的粿汁店。 点了卤蛋、猪肠,问老板娘还加点什么好,老板娘回话说你去坐着吧,包你满意。 端上来一看,还加了猪皮和肉末。 绝味。
潮汕地区食物的特色在于很重视配酱料,咸酸甜辣,各有讲究。一种菜配一小碟酱,比只用酱油和醋的其他地 方菜系考究得多。 这盘墨鱼蛋粿,是用纯墨鱼卵打成,油煎后弹牙无比。蘸桔油或辣酱,一甜一辣,相得益彰。
汕头有著名的狮头鹅,号称头大如狮。不止头大,肝也大! 懒得啃肉了,直接要了一个卤鹅肝打包带走配早饭。 别说不健康,好吃的东西都从一点点不健康开始。卤鹅肝油光锃亮。一个将近一斤重。
再来点猪脸肉,腮帮子最好吃,切走下早饭去。打包的盒子也很讲究,虽然是泡沫餐盒,但盖子分为几个隔断,分别放各种搭配好的酱汁。 打包都让你吃的体面。
无米粿,就是韭菜粿。 油炸后点辣酱。 皮是用番薯粉做的,吸油后香到极致。从小吃到大。这个有意思,叫鲎粿。 据说过去里面有鲎的子,但现在鲎这动物也几乎绝迹了,就改成用一些卤汁淋上去增味。制作鲎粿,要用米浆混合薯粉,和着鲎汁盛在模具中,蒸熟后浸泡在油锅里,要吃的时候用大火炸透,剪碎即 食。
曾经获得“汕头名小吃”的邱淑英蚝烙。 邱老太太已经离世,现在是女儿掌厨,店铺也从老街区搬到了繁华地带。味道惊艳。表面有一层胡椒味道。 这东西没什么难的,原料新鲜,做工得法而已。
夜晚的大排档...琳琅满目啊... 夜粥时刻!以海鲜为主,大多做砂锅粥。应有尽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