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有其得天独厚的名茶生产条件,常言道:有名山必有胜境,五华众多的山光听名字,就让人产生探胜导游的遐想。天祖山、铁炉嶂、斗岩山、鹅公嶂、九龙岗、登云嶂、天堂山、天柱山、七目嶂、吊钟山、仙人嶂、玳瑁山、石马髻、金榜山、寿春山、大人凸、饭篓髻、鹤子嶂等等,蜿蜒连绵,林木阴翳,云霞明灭,气象万千。 在这青峰翠峦之间,悠久的历史氤氲着远古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天柱峰峦,高峙云表,晓雾布浸,淑气钟之,故味不待熏焙,自然馨香,而悬崖绝壁间有不种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团雀舌也。”每当春夏之交,满坡满谷兰蕙竞放,淡雾清香溶成一体,于是茶树汲取香雾,丛丛茶棵,枝枝嫩叶,翠绿欲滴。采摘焙干后,经泉水冲泡,茶叶又绽开,汤色清亮,一股香气袅袅上升,喝后味浓而回甜,沁人心脾。
天柱山茶早在唐代就颇具名气,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美芳香,良可重也。”唐陆羽《茶经》指出:安徽产茶地方“江北有舒州、寿州……”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淮南道舒州土生开火茶,每年民得采缀为岁贡。”可见,天柱茶的历史比较悠久。
唐宰相李德裕对天柱茶有“此茶可消肉食毒也”之说。《潜山县志》载:“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茶可惠数斤。其人献数十斤,李不受。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斤,李悯而受之曰:此茶可消肉食毒。乃命烹一瓯沃食内,以银盒闭之,诘旦开视,其肉已化为水矣。众服其广识。”
我的网页能力秀:http://wm23.cn/wongkakui520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242549812
我的梧桐子网址:http://www.wutongzi.com/uc/13226006.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