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1-2] ,江苏省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宿州,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3] 。
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之后,彭城和徐州的建制称谓多有更替。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4]
徐州市境总面积11258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现辖5区、3县、2县级市。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3] 徐州矿产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5]
徐州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有刘邦、孙权、李煜等历史名人。
地形
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 占全市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徐州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徐州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3]
地形
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徐州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徐州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3]
水文
徐州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8]
徐州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8]
气候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 暑,冬无严寒。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8]
地质
徐州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8]
从地壳结构来看,徐州地壳厚度变化较小。莫氏面(地面与地幔的分界线)平均深36公里左右,康氏面(花岗岩与玄武岩分界线)平均深20公里,一般是西部较深。再看构造运动。徐州属于苏北平原的大面积沉降区。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几百米到几千米),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在断裂构造上,徐州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较广。徐州主要断裂带有:郯城----庐江断裂带,丰县-----邳州断裂带,故黄河断裂带。[8]
区划沿革
1993年,徐州调整市、县行政区划:将铜山县的青山泉、大泉、紫庄、江庄,鹿庄、汴塘、大吴、塔山、耿集9个乡及矿区的青山泉、董庄、旗山、权台4个街道办事处划为贾汪区管辖;将铜山县的拾屯乡和夹河乡的火花、群英2个村划为矿区管辖;将徐州郊区更名为泉山区。
199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新沂市炮车镇划为邳州市管辖;将邳州市合沟镇划为新沂市管辖。将铜山县潘塘镇划为徐州泉山区管辖;撤销泉山区潘塘镇,设立潘塘街道办事处。
2005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铜山县大黄山镇和大庙镇划为徐州鼓楼区管辖。
2010年9月28日起,徐州九里区行政管辖权和司法管辖责任全部移交给铜山区、鼓楼区和泉山区。撤销九里区和铜山县,同时设立徐州铜山区。其中,原九里区所辖10多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并入铜山、鼓楼和泉山3区。调整后,徐州管辖的6县(市)5区将变为5县(市)5区。市区面积从1159.9平方公里增至3037.3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市区人口从184.3万增为306.4万。[10]
2013年8月9日,经省政府批准,徐州撤销11个镇、调整6个镇的区域,共设置17个街道办事处。调整涉及面积1426平方公里,156.4万人口。[3]
资源编辑
徐州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
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石膏44.4亿吨、岩盐2l亿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农副产品品种众多、特色鲜明,银杏、富士苹果、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品享誉海内外。徐州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是江苏唯一的煤炭产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3]
徐州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拥有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煤炭已探明储量达3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且品位很高,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钾矿探明储量22亿吨,约占国内探明储量的1/5;石膏年开采能力500万吨,为华东地区之首。境内有国有大型企业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33]
5交通编辑
【主词条:徐州交通】
概况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东襟淮海,西按中原,
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连霍、京福、京沪、宁徐等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在此交汇,京沪、陇海两大干线铁路于此相交,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是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大型干线机场,徐州市运输管道是华东输油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已经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化交通格局。[35]
公路
中国地级城市罕见的22条主干、四环线和90条县
乡公路格局(在所有的地级市只有徐州一个城市)[36] 。徐州是国家级公路主枢纽,截至2013年底,公路总里程16332公里,徐州建成7条高速公路,形成441.37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构筑起支撑徐州特大城市建设的高速四环,实现了市域内所有县级节点半小时上高速公路的目标[37] ,形成了通达国内主要城市和周边地级以上城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境内共有5条国道,11条省道,市到县均以干线一级公路连接,可达到一小时交通;县到镇、镇到镇、镇到行政村均通标准化等级公路。[35]
2013年,徐州开建五环路,全长135.2公里,其中东环长约33.5公里、北环长约42.5公里、西环长约39公里、南环长约20公里。徐州五环路把徐州市域的合围面积拓展至1100平方公里,占市区总面积的35.7%。[38]
铁路
徐州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2011年 ,京沪高铁徐州段开通运行,标志着徐州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同时进入长三角和环渤海3小时经济圈。[35] “徐州通,则全国通”,徐州是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39]
2013年,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徐州段已经开工建设[40] ,丰沛铁路加快建设,徐州将成为传统干线铁路和现代化高铁交汇的“双十字”铁路枢纽。[35]
徐州东站不仅是京沪高铁七大主要站区之一,也是徐兰客运专线主要枢纽之一。
徐州北站是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同时也是中国最高等级编组站(双向三级六场)之一。
徐州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哈三铁路的重要中心站点,也是徐兰高铁的东起点。
旅游编辑
【主词条:徐州旅游】
徐州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
四季徐州(12张)
为夺目。[132] 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厚繁的历史古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兼得北雄南秀、富有鲜明个性的城市风格。[3] 徐州拥有徐州云龙湖旅游集聚区、徐州贾汪旅游集聚区两大集聚区。
截至2014年8月,徐州星级饭店总数达到134家,列江苏省第二。[133-134] 截至2014年10月,徐州共有国家A级景区76家,其中4A级景区15家,3A级景区28家,A级景区总量和3A级景区数量均居江苏省第一,4A级景区数量居江苏省第三。[135-139]
国家景区
徐州国家4A级景区
徐州云龙湖风景区
彭祖园
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
徐州博物馆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徐州龟山景区(龟山汉墓)
窑湾古镇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
徐州汉文化景区
微山湖千岛湿地
沛县汉城
马陵山风景区
邳州艾山风景名胜区
大洞山风景区
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区
参考资料[140] [135] [137-138]
徐州国家3A级景区
徐州艺术馆
泉山国家森林公园
徐州滨湖公园
沛公园
戏马台
徐州圣旨博物馆
竹林寺
李可染艺术馆
炮车古栗园
徐州民俗博物馆
徐州无名山公园
李超时纪念馆
张伯英艺术馆
丰县果都大观园
卧龙泉度假生态园
新沂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邳州土山古镇景区
喻继高艺术馆
督公湖风景区
沙沟湖水杉公园
白塘河湿地公园
铜山悬水湖景区
汉之源景区
小萝卜头纪念馆
徐州桃花源休闲农庄
邳州银杏博览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