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46年,是东莞东部地区颇具规模的中学,是东莞市骨干大校之一。1958年,学校升格为完全中学;2000年1月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2003年1月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8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11月被确认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截止2013年9月,学校有高一级20个班,高二级20个班,高三级20个班,近3000名学生,实行全寄宿封闭式管理。学校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校教职工209人,专任教师178人,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其中高级教师38人,一级教师9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9人,还有11人正在进修研究生课程。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校卫、清洁、宿管、维修和绿化等服务,委托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物业公司参与该校后勤管理的人员多达100多人。[2]
1946年春,在蒋光鼐先生等社会名流的推动下,于常平青鹤湾创建了东莞县立常平初级中学,蒋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1946年秋,学校开始招生办学,从此,青鹤湾畔回荡着东莞各地青年学子朗朗的读书声。1948年,中山大学教授郑师许先生为学校校歌填词,张亦庵谱曲,黄可清和声。这首激励了无数莘莘学子的校歌一直传唱至今。[1]
2教学设施
编辑
为了适应东莞市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打造常平中学的教育品牌,2006年11月,市镇两级党委、政府斥资近2亿元人民币收购民办新星学校,将其作为常平中学新校区,2007年9月所有高中学生迁入新校区,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办学的新格局。
学校占地面积约19.9万平方米(约300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多达13万平方米,整体建筑呈欧陆风格,气势恢弘,典雅别致。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布明显。高速信息校园网、功能先进的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馆、艺术中心、生物园、地理园、田径场、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等一应俱全。超大面积的校园,巨大的使用空间、完善的设施设备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
3师资力量
编辑
学校现有领导班子成员10人,5人拥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人在读)。高中部熊盛才校长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年富力强,具有开拓精神,他带头开展教改和教学科研。潘礼宏副校长具有高级教师职称,并在教学第一线兼任教学工作,承担课题研究。初中部戴凤萍校长和吴志坚副校长。
学校重视校本科研。现有省市校级课题上百个,95%以上的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教师每学年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9篇,获奖项40项,获优秀课例等其它奖项155项。一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创新成果奖、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研究成果吴汉良奖、广东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和东莞市科技进步奖等省市级大奖。
4教学成绩
编辑
2008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11月被确认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该校是国家教育部命名的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广东省优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广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办学以来,学校还先后荣获“东莞市教育系统文明学校”、“东莞市文明单位 ”、“东莞市文化建设标兵学校”、“东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板学校” 、“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该校一批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曾颂同学获物理全国三等奖;刘犀子同学获物理省二等奖;黎少雄、李浩昌同学获生物全国二等奖;刘勇鑫、邓润莲同学获生物省一等奖,黎少雄、袁浩锋、周国华同学获生物省二等奖;李洁宁、吴效光同学获化学省二等奖;刘浩斌、陈立好获数学省二等奖和省三等奖等。该校“青鹤湾”文学社在近三年中先后被评为东莞市优秀文学社和标兵文学社。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及体育艺术比赛获奖份额,持续位列东莞同级同类学校前列。[1]
5学校文化
编辑
作为东莞市八大校之一,学校理念先进,管理科学,校风优良,质量一流。“高进优出,低进高出”的办学效益日益凸现,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东莞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东教育》杂志、《东莞日报》、《常平报》等均有报道该校的办学业绩。尤其是《常平报》,办学以来有关该校的报道接近百篇。
学校十分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由19个学生社团组成的社团联盟和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开展了大量的课外活动;学校还在学期中组织田径运动会、征文歌咏比赛、科技艺术节、校庆。户外活动:暑假举行生物夏令营。作为广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该校曾连续多次获东莞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东莞市少年篮球赛第一名和广东省中学生篮球赛第二名。曾代表东莞市参加过省中学生篮球赛和全国篮球城市篮球赛(少年组)。学校男子篮球队曾受国家体育总局派遣,以中国青少年体育代表团的名义前往埃及进行友好访问和交流,还多次应香港有关方面邀请,前往香港元朗、屯门区参加友谊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