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北接潮州,东南濒南海,西邻揭阳,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称,是环珠三角、海峡西岸的重要城市和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现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总面积206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4.81万人。
汕头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港口条件优越,汕头港是全国25个主要港口之一。1860年汕头开埠,曾被恩格斯誉为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1981年设立汕头经济特区,2011年特区范围正式扩大到全市。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有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40多万人。人文荟萃,崇文重教,文化底蕴深厚,有“海滨邹鲁”之称。地方方言为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富有特色,是“中国潮菜之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中国双拥模范城”“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全市形成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印刷包装、音像材料等8大支柱产业和17个产业集群,是中国最大的内衣产业基地,工艺玩具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文具用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印刷和包装机械设备四大生产基地之一,澄海区玩具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潮南区内衣家居服产量约占全国35%。
近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汕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围绕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奋发有为,励精图治,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全力推动美丽幸福汕头建设跨上新台阶。2011年至2013年,全市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全市实现GDP1566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亿元,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85亿元,增长28.2%。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GDP1238.3亿元,增长8.6%,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9亿元,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额647.7亿元,增长3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2.8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5.0亿元,增长11.0%。全市上下形成了创新求变、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海内外客商看好汕头、投资汕头,乡贤回乡反哺热情高涨,加快振兴发展的活力和合力不断增强。
(一)改革创新战略平台建设进展顺利。我们紧紧围绕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规划建设汕头海湾新区,并在海湾新区核心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包括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南滨新城,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中20平方公里为填海造地),打造面向国际、服务华侨、拉动全市的重大战略平台,争取在推动华侨经济与文化发展、对台合作、金融创新、用地用海等方面先行先试。今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务院把我国唯一专门与海外华侨华人开展合作的试验区布局在汕头,这标志着国家级改革创新平台的诞生,是继1980年国家批准设立汕头经济特区后,再一次把汕头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给汕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把试验区建设作为汕头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大举措,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路。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新变化。率先在全省开展交通大会战,列入大会战项目共36个,总投资达585亿元,致力打造互联成网、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厦深铁路去年顺利建成通车,潮阳站建成投入运营;汕揭高速今年底全线建成通车,潮惠、揭惠、汕湛等3条高速公路汕头段已开工建设。连接汕潮揭三市八个区(县)的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从原定的2017年提前到2015年开工,并按省市共建模式启动勘察设计和项目投资人招标。厦深铁路汕头段开通运行,潮阳站建成投入使用。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及厦深铁路进汕头站联络线即将开工建设,疏港铁路进入筹建阶段。粤东城际和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完成初步规划编制。《汕头港总体规划(2012-2030年)》出版发行,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与战略投资者合作开发建设广澳港区,开工建设广澳深水港防波堤,粤东煤炭中转基地主体基本建成。海湾隧道初步设计成果已报省交通运输厅评审。南澳大桥主桥今年10月建成,年底通车;疏港大道年底全线贯通;加快境内2条国道、5条省道及部分地方公路等16个项目的改造。
(三)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有新举措。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全力实施“四大产业计划”和“五个100”工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海洋经济强市和现代渔业发展步伐加快。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之一,并以此为契机,以信息化、品牌等手段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业态,促进纺织服装、工艺玩具、轻工装备、精细化工、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现有国内上市企业21家,数量居全省第三位,IPO在审企业6家,上市后备企业近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依托5条国际海底光缆在汕头登陆的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北京世纪互联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100亿元的“大数据协同创新产业园”已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总投资40亿元服务于大数据的中国移动粤东区域生产中心项目一期今年底竣工投产;与中国医药集团合作,投资20亿元建设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和综合服务一体化项目;德国西门子公司与广药集团合作,投资10亿元在汕头建设医疗检测试剂和设备一体化生产基地;与中国航天集团合作建设北斗导航和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基地;与中核集团合作建设“中国锆城”,其中复合氧化锆、锆钛精选、核用条带等3个项目已竣工投产。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会展面积4万平方米的国瑞会展酒店动工,中国卫星航天技术展示厅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应用电子商务企业突破10万家,交易规模超400亿元,增长超50%,增速居全国前列。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南澳国际高端休闲旅游岛和汕头内海湾休闲度假产业。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出台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发展指导意见、工业园区扩能增效实施方案,集中资源加快园区建设。汕头保税区引进五矿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临港产业新城;抓住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汕头的契机,规划建设以色列科技园;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区”“中国锆城”“粤东物流新城”“宝奥物流城”等在建重点园区建设,构建汕头产业园区新格局。以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为骨干推进“汕头可降解环保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依托轻工装备联盟建设“轻工装备产业园”,已有8家企业进驻抱团建设;5个电商产业园区及一批电商创业基地先后建成投入运营。招商引资成效逐步显现。2013年全市签约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65个,计划总投资1092.51亿元。成功举办第五届粤东侨博会,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以及国内各潮汕社团代表等1400多名海内外嘉宾出席活动,大会共签约各类项目185个,总投资1948亿元;成功举办“2014年南澳论坛——海峡两岸海洋经济合作交流会”,期间汕头共达成合作项目17个,合作投资额和贸易额总共超过 50 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目前,正着力推进有关签约项目落地、开工、投产。
(四)城市扩容提质有新成效。加快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中心、交通航运中心、文化科教中心、旅游休闲中心。中心城区逐渐做大做强。实施“北优、南拓、东扩、西联”战略,构筑“一湾两岸”的城市形态。珠港新城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BT方式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已认定两批共73家总部企业获得入驻珠港新城总部经济区资格,国瑞会展酒店、雅士利总部大厦、超声总部大楼、太安堂总部大楼等总部企业项目已启动建设;粤东物流新城土规调整修改方案经省政府审定批准,启动征地工作,与阿里巴巴、苏宁电器等签订投资意向项目31个。濠江新城完成南滨片区项目工可和市政规划编制,启动土地一级开发,中轴线景观工程动工建设。东海岸新城累计投资70亿元,基本完成围海造地工程,形成陆域面积20平方公里和抛石海堤24公里,首期480亩土地挂牌出让,市政设施动工建设;开展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西部生态智慧新城项目逐步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抓紧编制,项目投资合作主体招标工作方案已经审议通过。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3 年修改)》草案正在征求意见。加快推进苏宁电器广场等一批在建项目的建设,启动建设总投资60亿元的广东省第二座华润“万象城”,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集聚服务功能。城市副中心组团加快建设。澄海六合新城启动围海造地论证和规划编制;南澳被认定为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园;潮阳东部新城、潮南行政新区、厦深高铁潮阳站(谷饶)物流新城等加快开发建设。汕潮揭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召开三次推进汕潮揭同城化联席会议,完善三市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六大便民惠民项目合作。
(五)文化强市建设有新进步。编制以小公园为核心的《汕头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详细城市设计》,邀请海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启动小公园改造活化工程;潮人码头开工建设,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启动建设,规划建设西堤公园等一批文化项目。“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汕头侨批文物馆迁入新馆。文光塔、崎碌炮台、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濠江区马滘街道凤岗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书香飘万家”全民阅读活动和寻找“汕头最美的人”评选等活动,努力培育健康社会风尚。市图书馆、龙湖区图书馆、澄海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10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0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室的达标升级工作基本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提前完成,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
(这是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077928527/profile?topnav=1&wvr=5&user=1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yuvy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1425996.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