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习俗

家乡区县: 广东省湛江市

播、插期间习俗:春浸稻种,先将种子放在竹篓里,浸于水中一定时间即置于岸上,用竹盖盖严,插些袖子叶驱邪、消秽气,以祈种子发芽整齐。此俗在农业合作化后不复存在。开始插秧第一天下午收工时,要插满最后那块田才收工,不能“丢田垄”(同一块未插秧的部分),否则,就预料着这一造的插秧工作会“拖尾”。此俗在公社化后已逐步消失。开春种植其他作物时,也忌缺穴丢行若是丢三忘四,又不检查补回来,就预料着当年生产歉收。春种和夏种完成之日,较富裕农家杀鸡杀鸭、买鱼买肉吃一餐,贫苦农家也力求一餐干饭,称为“食上田”。

收获期间习俗:干晒新谷的头一天,吃饭忌“淘羹”(把汤冲着饭吃),否则预料着会被雨水冲淋谷场。一年夏、秋两造开始收获新谷时,第一次吃新米饭,富裕户买鱼肉或杀鸡、鹅、鸭做“三牲”敬祖公或土地公,叫“吃新'”。普通的农户,也买些猪肉,煮新米干饭吃。晚造收集稻草叠起来成“稻草堆”时,要煮糯米饭吃,认为糯米饭粘性大,能使稻草堆叠得牢固,免至崩倒。此外,一般人家在买牲口尤其猪苗回家时,拨备“三牲”(鱼、猪肉、鸡、鹅、鸭)向土地神禀拜“添牲口”。买猪苗时,习俗用竹筛隔着猪苗以火烟熏,并用竹筒吹猪苗,以祈“驱邪”,免除病害,牲口长得快。此俗建国后逐渐消失。

小角色(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