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塘蓬镇留村村委会村情概况 村会位于塘蓬,建有一幢层多平方米的办公楼,“两委”干部 人,正式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元,群众2007年纯人收入达多元。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管辖条自然村,包括、其中条村已建硬低化道路。辖区共有耕地亩,其中水田亩,山岭亩,已种植促生林亩。全村委以种养业为主,大力发展养殖业,种的有水稻、常规菜、水果等;养殖的以养猪、养鸭、养鸡,养鱼较突出。 一直以来,大塘村委会在塘蓬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委干部” 同心同德,同结协作,开拓创新,以发展经济、生产和抓好社会治安为目标,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以敢想、敢创、敢干思路去谋划发展,全面构建文明、和谐、发展。目前辖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治安稳定,经济发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群众生活和谐、富裕,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发展。 截止至2008年底,该镇下辖2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有305条自然村,80214人,有库区移民近2万人,少数民族近3万人,上山村被省民委确定为“民族村”。 该镇的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花岗岩、金银矿、瓷土、粘土、滑石矿等储藏量较大,有“花岗岩王国”之称,有花岗岩加工厂、银矿厂、造纸厂、松香厂、红砖厂等企业。 历史沿革 该镇始建于1532年,1927年称“塘蓬圩”,1934年成立区公所,1950年属第七区,1953年属十二区,1957年分出塘蓬、武凌乡,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1年属塘蓬公社,1983年易名塘蓬区,1986年改为塘蓬镇。 基础设施 圩区面积4.5平方公里,主要街道16条,总长6公里。街道基本上是混凝土路面,交通便利,有省道遂六线贯穿全境,镇与各村委会、自然村有公路相连,境内设有汽车总站,通讯便捷,镇内开通程控交换机,2008年有固定电话5680台,移动用户6130户,电话直拔国内、国际,农民在家中可上互联网,进行网上产品购销,电视光纤到村到户,可收看37套电视节目,有自来水厂1家。 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2所,小学23所,共有中小学生15796人,教职工683人,有影院1座,文化中心站1个,文化室23个,有采茶剧团2个,木偶剧团8个,有体育场7座,足球场2个,1992年荣获湛江市先进体育镇称号,有医院1所,乡镇医疗卫生站23个。 经济状况 2008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80031万元,农业总产值12690万元,工业总产值67341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612元,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全镇商业网点2000多个,个体户1500多户,日均销售总额10万元,农贸市场成交额1.2亿元,有交通运输车辆300多辆,运输总收入1600多万元,年末存款余额14786万元。 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花生、北运菜、红烟;禽畜主要有鸡、鸭、鹅、猪、牛,生猪饲养5万多头,存栏量36000头,有牛13000多头,鸡饲养量35万多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