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古者除了应付一些客人点的题材外,都讲述些什么?在清代后期大致有如下几大类: (一)农民起义的业绩和民族英雄的精神,是当时讲古的重要题材。在农民起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关于水浒故事。人们对封建统治阶级十分憎恨,向往那些反封建反暴政的英雄,水浒故事中的起义斗争,富有传奇色彩,人们正好借助这些英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林冲雪夜上梁山”“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母大虫顾大嫂劫牢”“花和尚鲁智深”“武松血溅鸳鸯楼”“武松打虎”“时迁盗甲”“三打祝家庄”……讲它千百遍,听众也不倦。 至于歌颂民族英雄的作品,为数也是不少的。《狄青》《杨家将》《苏武牧羊》等以及关于岳飞、薛仁贵等人的故事,都很有影响。 (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官僚地主恶霸的罪行,也是当时讲古仔所乐于表现的,有些故事的矛头甚至直指封建皇帝和朝廷重臣,如关于宋徽宗、严嵩、秦桧等故事、就是对他们的罪恶的控诉。 清代,地主恶霸与官僚劣绅相互勾结,欺压百姓,鱼肉人民,他们枉法无道,暴虐横行,严重危害了群众的经商和手工业的劳作。讲古者就利用一些故事来表达广大下层人民对贪官污吏、地主豪强的批判,发泄积压于胸臆的愤怒情绪。例如清代后期(约1850年),惠城有两个讲古话本比较有名。其中一本叫《颠公传》,是揭露官僚恶霸罪行的成功之作。 《颠公传》是根据惠阳某镇大地主大官僚王老爷的事迹写成。王老爷,老百姓又称为王爷,读书出身,曾在外省做过官,离职回乡后,与当地的土豪劣绅相勾结,鱼肉乡里,操纵柴米市场,残酷地剥削农民和手工业工人,七十二岁还强抢民女,激起众人义愤。讲古仔把他的丑行劣德写成话本,到处去讲,影响较大。讲起这个故事,真是门神卷灶君——话(画)中有话(画)。王爷的丑恶行径,不仅乡里无人不晓,就是邻近的一些县城,人们也有所闻。激于义愤,一些熟知此事的人就将王爷之丑告知当时二个善写话本的人,请其写好由讲古者四处去讲,以此来打击其嚣张气焰。但由于王爷恶势力强大,且有官府偏护,这二人都害怕东窗事发累及自己,故没有胆量将这素材“变”成话本。有一个陈姓讲古者,人称“讲古陈”,闻知此事,义愤填膺,决定暗地里搜集王爷的材料,自己偷偷写。讲古陈虽是头一次写话本,但经过不断探索,终于写出二个章回。然而,贫困的家境现状使他不得不停下笔来——讲古陈人已中年,上有老下有少,话本出来万一惹起“城门失火”,他这条“池鱼”怎能跳出厄运?人一有了顾忌,雄心便会冰释。但他又不甘心就此搁笔,于是每次讲罢古仔回家,多是愁眉苦脸,闷闷寡欢,常为一些小事与老婆争吵。有次老婆骂他是“颠公”!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马上触动了他的创作灵感:何不起名《颠公传》,借颠公之口淋漓尽致地揭王爷?于是“重打鼓,另开张”,只取素材的精华部分,人名、地名、时间等全虚拟,并加些有趣、好笑又能助于深挖王爷烂疤痛处的插浑打科之新料,再加一些听众喜闻乐听的本地谚语、歇后语等,使每篇章都充满地方民俗特色,更引人人胜。至于话本主人公——颠公,他虚拟为在大府宅内打长工的中年人,老实肯干,性格是小巷子里撑船——直来直去,却因工作中一次小小失误而遭主人毒打,不幸患上轻度脑病(精神病)——有时有些颠疯……这样,听众便对他的“颠”心知肚明,也利于开展各种喜剧性的揭露情节…… 思路对头,下笔便如泉涌,以前苦思冥想,二、三个月漫漫长夜也就写二卷(章),而今,浮想联翩,下笔如有神,不能自已,不够二个月,便完成话本十卷——足够讲十日。 “一鼓敲响,万鼓雷鸣”惠城其它讲古仔也争着“传销”《颠公传》,一时满城尽知。据说王爷闻知此事大怒,叫手下人尽快查明、一网打尽。由于讲古陈对此早有防范,一切皆密不透风。就连《颠公传》的作者,他也说是一云游僧人所著,自己为了吸引听众而借他书来抄,内容尽是狂人乱语,博人一笑,挣口饭吃而已。使王府来者找不到把柄。加上听众皆护着讲古仔,众怒难犯,也只好快快复命,并劝王爷:“事是巧合,实不相干,讲古仔全是想骗人,挣多点臭钱糊口而已”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自此舆论哗然,人们冷嘲热讽,纷纷议论他所做的丑事,吓得他连大门也少出,以后收敛了许多…… 《瞒天过海》,也是惠城清代后期有名的话本。它很奇特,好像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说它无头,是因为前人传下来时它已有百岁,它的各个话本的开头皆不大相同,谁也说不准确;没有尾是指它可以随时增加新的内容,甚至在讲古期间,已讲完了原来的故事,也可增讲近日发生的趣事或由听众当场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小故事。此话本所述的故事,篇章之间并无明显的联系性,大都独立成章,故事有教人趋利避害、示警、解惑、增长见闻等作用,很受群众欢迎。其中主要事例有:揭露荷包仔(扒手的扒窃行为,提醒群众警惕;慎防坏人利用色情坑人及其它瞒天过海式的阴谋;为“出把戏”中的一些技巧(魔术杂技等)作“注解”; 赞扬敢于和坏人作斗争的机智事例等等。这些事例经讲古仔绘声绘色的描述,使听众记心中,达到预防和避开害处,获得平安的目的。有的既能增长见闻,又能娱乐身心,很受欢迎。 当时的讲古者还有时推出一些谜语与谜语故事、联趣等,有讲有猜有对,活跃场面气氛。如有这样的几个谜语: (一)“二口井,同等深,跳进去,齐腰身” (二)“铁船底、木船蓬,扁嘴棍、胡须公” (三)“和尚吵架”“北京胡同”…… 其中(一)、(二)打家庭常用物品各一件、四件;(三)打惠城地名各一个 (注:谜底在本文后) 讲古者讲关于男女爱情的故事,数量也相当多。这些故事热烈地歌颂自由幸福的爱,表达了下层群众反对封建束缚,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尤以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里的故事讲得最多,最受群众欢迎。其中百听不厌的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故事。 讲古仔讲的故事还有不少是公案。一系列执法不阿,秉公办案,铁面无私为民伸冤的清官形象,被讲古仔塑造得更完美、更栩栩如生、更感染人。这系列的公案故事,有《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等等。 综上所述,惠城清代讲古者讲的故事多数反映了市民群众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一定的群众性。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所讲的故事中也有不少糟粕,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宣传宿命论和封建迷信,宣扬封建的忠孝节义思想;更有不少无聊的自然主义的描述、低级庸俗的东西。例如讲古仔每讲到女子的三从四德时,总是用肯定与赞扬的口吻,流露出钦佩的神态;一提到女子的贞节行为,总会念念不忘列举惠城和平直街与柏子树下(古街名,现存)的贞节牌坊,如何如何的雄伟壮观,四柱重檐,上刻金字“圣旨”;显赫故里,荣光万代……而讲《卖油郎独占花魁》时,如果听众全是男性,就会得意忘形地增加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述…… 注:谜底是: (一)裤子 (二)锅头、木锅盖、锅铲、洗锅扫。 (三)是惠城地名:佛子坳、都市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