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到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其中悬空寺是恒山内一处重要的景观。悬空寺,顾名思义,就是悬在空中的寺庙,看起来只有可数的几根柱子在支撑着,凡是去过的,都会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我们祖辈的才能如此卓越。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建造出这样的奇观。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中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朝殿、会仙府、碧霞宫、纯阳宫、楼台亭、寝宫、梳妆楼、御碑亭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寺内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佛像八十多尊,圣殿内的泥塑,具有唐、明两代风韵,释迎、韦驮、天女、阿难形体丰满,神彩动人,仙女婀娜、韦驮英武、阿难虔诚,各具风彩。三教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教台流,共居一室,耐人寻味、始祖同堂,堪称中国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话。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eigirl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9356780.html
我的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5184559513/profile?topnav=1&wvr=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