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民俗之服饰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总人口84万人,少数民族17个,70.56万人,占总人口的84%。其中土家族50.4万人,占总人口的60%,苗族20.16万人,占总人口的24%。除此之外,尚有蒙古族17人,回族50人,壮族8人,彝族14人,藏族13人,布依族6人,满族20人,侗族28人,瑶族2人,白族1人,哈尼族2人,黎族4人,仡佬族1人,羌族1人,水族3人,共计170人。  土家族、苗族有着独特的民族习俗。随着与汉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各族人民之间互相通婚结好,经常往来,关系密切。在潜移默化中,各民族风俗习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不断改变着本民族的古风习俗。解放以后,在新思想、新教育、新风尚的影响下,各族人民已经大融合。但在边远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区仍保留着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

【服饰】 土家族青壮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袖长而小,正中钉上5~7颗布纽扣,裤子大都是青或蓝色,加白布裤腰。老人常穿长袍大襟衣,男子头上包青布或白布长帕,长7至9尺,包成人字形。

土家族妇女的服饰比较讲究,上衣衣宽袖大,向右开襟,衣服沿边镶有色彩鲜明的三条花边,用布纽扣,也有用铃形银扣的。裤长而大,多用青、蓝色布加白布裤腰,裤脚口镶有花边。头包青丝帕或青、白布帕,不包人字形,包成厚厚的一叠。未婚闺女,头上留一条长辫子;已婚妇女在脑后绾成泡粑形发髻,名曰“粑粑头”。妇女的首饰很多,有银质、玉质和金质的簪子、耳环、戒指、手圈以及颈上胸前挂的银链、银牌、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走起路来丁当作响,引人注目。

苗族的服饰与土家族略有不同。男子头帕除有丧服外,不用白色,用青蓝色,一般长1丈,有的长至3丈,包在头上大如斗笠。男子衣服除青蓝色外,还有花格的。妇女头帕用黑帕或花帕,长3丈多,包成高耸的筒形。妇女的衣服多无领,袖口很大,衣服边上和裤脚口上镶有花边,胸前也要绣花。佩戴银首饰的也很多。

解放后着学生装、中山服,戴解放帽的较多,民族服饰逐渐退减。及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基本融入了全国着装潮流,只是在边远山区的少数老年人身上还留有民族服饰的痕迹。但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地位的提高,城镇宾馆、商店以及民族服装吸引顾客的逐步增多。特别是在大型节庆等纪念活动中,全县居民身着鲜艳民族服饰参加活动,以展现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青婉田(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