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民俗之婚嫁

【婚嫁】土家族和苗族的婚俗,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都曾受汉族婚俗的影响。由于贫富的差异,婚嫁礼仪又有简略与繁缛的差别。在改土归流以前,土家族苗族青年的婚姻比较自由;改土归流后,受汉族封建礼教的影响,逐渐变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了。  男婚女嫁,一般都要经过求婚(讨亲)、许婚(放话)、拜年(或拜节)、讨庚、送期(成婚日期)、过礼、娶亲这一系列复杂过程。在每一步骤的细节上土家族和苗族有些不同的地方,其中显着不同的有两点。一是哭嫁。这是土家族婚俗独特之处。土家族要出嫁的姑娘,在婚期的前三夜就要哭嫁。哭嫁词多是民间流传,有时也随口赋兴而出。根据不同的对象,如爹娘、哥嫂、姐妹、伯叔及各类亲戚,哭嫁词的内容也各有不同,但总的说来,基本上都是诉说兄弟姊妹之爱,父母养育之恩,亲戚朋友之情,也偶有吐露耽心婆家虐待等,情深意长,委婉凄恻。亲族中的女性也要来陪哭,有的还向姑娘赠送礼物,表示祝福和安慰。苗族是不哭嫁的,认为不吉利。但有的地方受土家族的影响,也兴哭嫁了。二是成婚。土家族在迎来新娘后,新郞和新娘就在堂屋“拜堂”,然后两人进洞房,喝“交杯酒”,行礼完毕即算成婚,当夜同宿。苗族习俗新婚不拜堂,只喝交杯酒,由主婚人唱“合事歌”,婚礼就算完毕;接着陪新娘来的和来吃喜酒的男女青年,共同唱歌,欢庆三天三夜。三天后,新娘由新郎陪同回娘家住一夜,叫做“回门”,次日双双返回夫家,这天晚上,新郎新娘才成婚同宿。后来受土家族的影响,有的地方改成结婚当夜成婚同宿。解放后实施新《婚姻法》,提倡婚姻自主,新事新办,有些婚嫁习俗被视为陈规陋习而加以革除。

青婉田(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