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由于我们家离袁崇焕故居只有半个钟的车程,所以父母会经常带我去袁崇焕故居参观。现在长大了,没有再去了,印象中那里很大,有不少袁崇焕生前用过的历史文物,而且环境好、空气清新。大家以后有机会来东莞,课来这里免费参观袁崇焕故居。下面先给大家介绍下袁崇焕。
人物简介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并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赴任后持尚方宝剑将东江毛文龙设计杀害。袁崇焕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皇帝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他的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对袁崇焕的个人评价也褒贬不一。
袁崇焕庙
袁崇焕庙是广东人张伯祯先生于1917年创建的。庙祉坐西向东,面阔三间,坐落在高约1米的台基上。庙堂内三间各自分隔,中门上的石门额书刻“袁督师庙”。门两旁石刻对联为:“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庙内明间正壁上镶嵌袁督师石刻像,其上原有袁崇焕手迹“听雨”的牌匾,现已失落。
两壁有《明袁督师庙记》、《袁督师庙碑记》、《佘义士墓志铬》等石刻。门额、对联及庙记等多块石刻均为康有为手笔。庙的左右次间为张先生“意钓亭”和“悼亡亭”,是纪念其亡妻亡子的家祠,其内尚有梁启超书刻的对联及宋伯鲁等名人手迹石刻,共有23块。195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曾对袁崇焕祠、墓和庙进行过重修,1984年又重修了龙潭湖畔的袁督师庙,并准备重新修复袁崇焕祠和墓,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57e4810102vi3i.html
主页: http://wm23.cn/YJX001
词条: http://www.wm23.com/wiki/uc/88919.ht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