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盱眙县

一、煮酒论史揭开“黄花塘事件”真相
1、黄花塘事件简介 1942年,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淮南盱眙地区的黄花塘。是年,根据中共中央统一安排,军部进行了整风运动。时任新四军代理政委的饶漱石认为排挤陈毅的机会到来,于是借整风之机私下以军部名义打电报到延安,罗列出陈毅反对党中央、毛泽东的十大错误,史称“黄花塘事件”。这次事件由于毛泽东的干预没有公开化,但它却像一个噩梦一直缠绕着陈毅。直到全国解放以后,“高饶事件”事发,陈毅才讨回清白,如释重负。


2、具体概述 当年,毛泽东调陈毅离开新四军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以调解陈饶之间矛盾。毛泽东曾秘诫陈毅:“凡事忍耐,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1949年以后,身为上海市长的陈毅面临着工商业改造的困境,而身为华东局书记的饶漱石却迟迟不肯表态予以支持。关键时刻,陈毅豁出去了,向党中央连发六封经济电报,赢得了毛泽东的赞扬。而毛泽东也深谙陈毅的这块心病,早在揭批“高饶反党集团”之前便召见了陈毅,听取了陈毅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意见,从而也就诞生了至今脍炙人口的诗篇《手莫伸》。

二、“黄花塘事件”之谜始末
1943年1月10日,中共华中局、新四军军部迁往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就此,这个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黄花塘小镇得以闻名党史、军史。黄花塘事件是新四军历史上一件扑朔迷离的政治事件,也是党史中一直难以解开的谜团之一。很多年以后,新四军军史的工作人员采访新四军幸存下来的老将军、老战士,请他们谈谈黄花塘事件的真相,他们都绝口不提,包括像张震这样身居高位和张爱萍这样向来以敢言著称的对此均三缄其口。难怪,有的党史工作者称黄花塘事件是新四军的——西路军事件。而这个事件牵连的主要人物除了主角饶漱石以外,其他的都是彪炳党史的重金属——毛泽东、刘少奇、陈毅等,因此,所有亲身参与此事的人莫不对此讳莫如深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那么,究竟黄花塘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今天在这里就试图通过一些事实尽管也不能说是一贯正确的来慢慢廓清它的本来

紫鸢(2015-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