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建安文学的成就与影响(上)

家乡区县: 邯郸市临漳县

     本文是建安文学系列的第四篇,继建安文学的兴起,建安文学的繁荣后,讲述了建安文学的成就,让各位读者更加了解古邺城临漳的故事。 建安时代,作家辈出,文学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刘解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指出:“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文学之士流离失所),建安之末,区宇方辑(社会渐趋安宁),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敬重)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蜀,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绚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侍,于叔,德祖之侣,傲雅筋豆之前,雍容枉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慨慷,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钟哮在《诗品·序》中也指出:“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诗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祯、王架,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

      建安文学是“以情纬文,以文被质”。也就是来源于生活,具有充实的内容。是情文兼具、文质相称的一种新兴文学。

      建安文人继承了《诗经》、《楚辞》特别是东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的起点。

      建安诗歌的传统,被称为“建安风骨”。它以五言诗领先,突破了两汉以来辞赋居于主导地位的局面。以深厚的社会内容和遒劲浑成的风格,铸成了自己刚建的“风骨”。继寂寞的两汉诗坛之后,奇峰突起。在以后的文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成为一股巨流。《文心雕龙·明诗》中说:“暨建安之初,五言腾涌。文帝,陈思纵髻以聘节;王、徐,应、祯,望路而争趋。”

      建安文人,敢于无视雅音正体,大量采用了五言“流调”,终于使五言诗成为当时诗坛的主要形式。

      从汉末五言古诗来说,题材狭窄,内容单薄,不足开启一代诗风,建安诗人,以丰富的内容,高远的志怀,慷慨的激情,为五言诗输人了峥嵘的“风骨”。使她成为后人敬慕、效法的榜样此后五言诗接踵而起,建安的五言诗,不仅抒情极为高妙,叙事也很杰出。例如蔡球的《悲愤诗》。

guomin(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