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山茶,朴树—“醉”美乡村祝家楼

家乡区县: 湖北省红安县


古民居、古巷、古井、古树……黄冈市红安县的明清时期大型古村落祝家楼村保存完好 的古村落。3月份,“湖北旅游名村”寻访活动启动后,受到全省网民的关注,热情的网民“孙行者”通过实地拍摄的近百张图片配上详细的文字解说,将这座明清时期大型古村落祝家楼村的特色完美地展示出来。

祝家楼村坐北向南,依山傍水,东西两侧群山环抱,建筑布局为3条平行巷道构成,每条巷道住有居民5―7户,共有大小院落30多座,房屋300多间,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民居以巷道为单元,既相对独立,又户户相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关系在建筑布局上的反映,为研究鄂东民居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明清时期,红安麻城两地都是移民之乡,祝家楼村第一代祖先从江西南昌迁到此地,至今已有21代了。从明朝起很长一段时间内祝家楼的子民深受“光宗耀祖”“荣归故里”儒家思想的影响,子孙积累一定财富后定会回乡修房盖屋,一时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因此祝家楼跟其他鄂东民居最大的不同在于村周围修建了一道城墙,用于防御土匪的掠夺。

黑与白是祝楼古民宅中两种主色,原始的、去商业化的元素是建筑的主要风格。高耸的马头墙显示出祝家楼人过去的荣耀,古宅中天井,保证屋内的采光充足空气流通,特色的木雕与石雕点缀在门、墙、窗、橼、宗祠牌坊上,都有大几百年的历史,深入村中立即便能感受其中浓郁的荆楚文化气息。

纯朴的民风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感觉心旷神怡,对于素不相识的客人,家家户户的主人都会端出一杯沁人心脾茶水来招待。走在祝家楼村的古巷里,喝着祝家楼人自己种植的茶泡制出来的茶水,随意找一位老者,他们都会用浓郁的红安土音,讲述祝楼人在明清、民国、文革时期发生的点点滴滴。老人们还经常看祖先们流传下来的旧书,“孙行者”遇到的一位九旬老人喜欢看历史研究地理,老人介绍,祝氏族谱全书都保存在他的家里,只可惜的是现在红安文物局将祝氏族谱借去,该局在研究明朝清朝民国时期红安历史沿革中,将祝氏族谱作为考证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文档资料。

站在村后的山坡上,村前水塘右边条华河左边的道路尽收眼底,仿佛是五行风水学中所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仿佛祝家楼村的祖先选择安居之地时,还通过风水学的测试。

古树是红安祝家楼村的另一道风景线,枫香、山茶、朴树等一些古树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是两棵山茶王。其中的一棵山茶树据称是鄂东地区树冠最大树高最高树龄较长的山茶。

我的主页:http://wm23.cn/wujiao

吴姣(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