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文艺气息的洪梅镇

家乡区县: 东莞市

洪梅龙舟节

划龙舟俗称”扒龙船”,是洪梅人传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龙舟大小,长度相差不远,其船身一般长28米,定员61人,其中掌舵、骑头各1人,前后锣,鼓居中,桡手56人。早在民国十七年〈1929〉,凼涌、梅沙、黎洲角、乌沙、洪屋涡、新庄等村已有龙舟,皆由村民捐款建造。那时,村民每年在五月到九月期间,利用中午、傍晚时间,划划龙舟,作为娱乐活动,并于每年端午节前后都如期举行龙舟赛。

1981年,洪梅镇成立,镇委镇政府将洪梅龙舟赛定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七,在洪梅大桥的河面上举行龙舟赛或龙舟竞渡; 1999年,镇委镇政府将龙舟赛改为农历五月初三举行,作为本镇的龙舟节,每年都有20多艘龙舟参赛,参赛队伍除了本镇队伍外,部分兄弟镇区和各村的兄弟村的龙舟队也前来参加,争夺奖金、锦旗和金猪等奖品。2003年,我镇还建设了海滨长廊和龙舟观赏台,方便群众观看比赛,观者达数万人。龙舟赛的那天,万人空巷,观者如潮,港澳同胞和各级领导都前来观看比赛。比赛时,群龙竞渡,水花飞溅,锣声、鼓声、爆竹声、喝彩声震耳欲聋,场面壮观,气氛热闹。乌沙、洪屋涡等村的龙舟队多次代表洪梅参加市举办的石龙杯龙舟赛,均获佳绩。洪梅龙舟节已成为我市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群众性传统赛事。

梅沙曲艺社

梅沙曲艺社前身是梅沙村民于1953年自发成立的业余剧社。当时,剧社成员主要由村里爱好粤剧的村民组成,成员约有40人。由本村艺人梁兴担任师傅,有时也请广州、东莞万江镇大汾村等地的艺人担任一至二个月短期师傅,教授曲艺。剧团成员对学习粤剧兴趣很浓,白天干活,晚上排练,尽管十分辛苦,大家仍然坚持排练,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大闹东平府》、《裴元庆怒上瓦岗寨》、《搜书院》、《秦香莲》、《背解红罗上下集》、《沙家浜》和《杜鹃山》等。

剧团演员陈伟锋曾被吸收为东莞文艺宣传队队员,1971年在主演现代粤剧《沙家浜》中担任郭建光角色;在东莞县自编粤剧《水乡英烈传》中也担当男主角;他与当家花旦黎小玉对唱该剧的唱段在省电台经常播送,其洪亮激昂的唱腔,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剧团费用以前是由横水渡渡晌和运香蕉的运费提供的,已全额由村委会提供。该剧团在水乡一带负有盛名,除参加镇举办的文艺演出和送戏下乡活动外,还到东莞其他兄弟镇区和番禺等地演出。

洪梅醒狮队

2004年,洪梅镇认真贯彻落实东莞市委“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新城和建设体育强市的要求,大力挖掘和培育文化精品,在各村(居)委会以及各企业醒狮队的基础上精挑队员,高标准高起点组建成洪梅龙狮团,其最大特色是:雄狮神情丰富,动作惊险,环环相扣,栩栩如生,技术难度系数高,技艺和表演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在2004年8月18—19日举行的“新世纪杯”2004年东莞市第一届龙狮大赛中,洪梅龙狮团表现出色,赢得全场观众的热烈喝彩。高桩狮“雄狮创世纪”在预赛和决赛中分别以9.16和9.20全场最高分即总成绩18.36位居榜首,夺得该项目一等奖。传统狮“狮子上楼台”同样表现突出,勇夺一等奖。同年9月24日—27日洪梅龙狮团代表我市参加在长安镇举行“长安杯”广东省第六届龙狮大赛南狮自选桩阵自选套路比赛,获第三名,并获最佳器材设计奖,取得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充分展示东莞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2005年4月28日至5月7日,作为东莞市的唯一获邀参赛队——洪梅龙狮团参加了在山东省荷泽市举行的中国(荷泽)龙狮邀请赛,并在3米高的桩阵上翻腾跳跃表演“雄狮巧越千峰”,精彩无比,获南狮自选桩阵第2名,尽显东莞市全力打造文化新城和建设体育强市的风采。洪梅龙狮团已成为我镇打造文化新城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全市也具有相当影响力。

我的主页:http://wm23.cn/YJX001
我的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58555557.html
我的词条:http://www.wm23.com/wiki/uc/88919.htm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51917185

yuanjiaxin01(2015-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