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要数谁最闻名?肯定是袁崇焕啦!
袁崇焕,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并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赴任后持尚方宝剑将东江毛文龙设计杀害。袁崇焕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皇帝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他的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对袁崇焕的个人评价也褒贬不一。
武侠小说家金庸将袁崇焕纪念园称之为“崇焕故园”,位于东莞石碣镇,水南村为纪念袁崇焕,在袁崇焕故居遗址上投资建设了袁崇焕纪念园。崇焕故园地处东江河畔,崇焕路东,东邻石龙古镇,该园仿明代建筑建造,现已成为集历史文化与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园林景区。
袁崇焕祠和墓位于崇文区东北部,东花寺斜街,原广东义园旧址,其庙位于区东南部龙潭公园东湖畔。
祠堂和墓碑约建于清代初期,俗称佘家馆,面南向,大门上原有后人题写的“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匾额。祠堂正房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上嵌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叶恭绰敬题“明代粤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祠堂后即为袁崇焕墓。原有坟丘,高约2米,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拱桌。墓地周围以砖砌花墙,种植四季常青的松柏。文化大革命中,袁祠堂和墓均遭遇受破坏,现仅存墓碑和墙壁上的部分石刻。
袁崇焕庙是广东人张伯祯先生于1917年创建的。庙祉坐西向东,面阔三间,坐落在高约1米的台基上。庙堂内三间各自分隔,中门上的石门额书刻“袁督师庙”。门两旁石刻对联为:“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庙内明间正壁上镶嵌袁督师石刻像,其上原有袁崇焕手迹“听雨”的牌匾,现已失落。两壁有《明袁督师庙记》、《袁督师庙碑记》、《佘义士墓志铬》等石刻。门额、对联及庙记等多块石刻均为康有为手笔。庙的左右次间为张先生“意钓亭”和“悼亡亭”,是纪念其亡妻亡子的家祠,其内尚有梁启超书刻的对联及宋伯鲁等名人手迹石刻,共有23块。195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曾对袁崇焕祠、墓和庙进行过重修,1984年又重修了龙潭湖畔的袁督师庙,并准备重新修复袁崇焕祠和墓,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来东莞游玩,必须得参观下崇焕故园,必将受益匪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