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奈曼的小吃,最有名的无外乎以下几种:
1.奈曼大嗑
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很多30岁以上的奈曼人门牙上有个豁,这个豁就是嗑瓜子嗑出来的。奈曼特产的葵花籽以其颗粒饱满、品相美观、香美可口、含油量高蜚声海内外,无论是居家炒制还是工业榨油都是上乘的食材。
想吃地道的奈曼大嗑,需用奈曼本地当年生大葵花瓜子,拌上长年风化颗粒饱满、无土无泥的奈曼黄沙放入明火大灶铁锅内反复炒制,待喷香四溢即可出锅。
总结起来,没吃过奈曼大嗑,不能算到过奈曼;门牙上那或深或浅的沟沟是奈曼人对奈曼大嗑喜爱的真实写照。
2. 咸菜疙瘩
小时候,到了冬天总能看到一串串风干后的咸菜疙瘩,这东西炒出来味道比肉还香,直接拿出来啃也是一种消遣。除了大嗑之外第二磨牙利器。
3.干酱大菜包
水灵灵的菜叶子、香喷喷的大干酱,再加上本地大葱和新出锅的大米饭,捧在手里一口一口得把它吃完,味美绝伦。
4.奶豆腐
巴彦淖尔往西就见不到奶豆腐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走西口的内蒙人不习惯这种发酵后煮熟沉淀的做法吧。常见的吃法有三:风干了吃(又见磨牙)、蒸软了吃、拔丝着吃(这种味道最好、广东人的话讲是咕噜奶酪,更多的人叫这个很像冰糖葫芦的做法为冰糖奶酪)。
5.碳烤牛肉干
近十年开始流行的一种快餐,好的牛肉干从选肉、刀工到火候都有讲究,顶级牛肉干要做到三不:不塞牙、不油腻、不脏手。这是奈曼最贵的小吃了。
6. 蒙古馅饼
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馅饼面食从民间传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经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透过饼皮可见里面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引发人们强烈食欲。 蒙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汉族有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蒙族有句常话:“好吃不如馅饼”,看来饺子和馅饼是同等上乘佳品。好吃,不油腻,吃完一张,口齿留香。
7.棒子面发糕
奈曼除了盛产葵花,另一个特产就是苞米棒子了,苞米这玩意真是个好东西,高产、管饱,杆子和根还能当柴烧,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人都要按人头往学校交棒子芥子。
棒子面饽饽和棒子面发糕,色泽金黄味道甜美,是奈曼人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主食。
8. 野菜(龋苜菜)
龋苜菜是龋苜菜的野菜,那种野菜叶子程锯齿状,可以直接蘸酱吃,也可用来烹饪,味道谈不上多美,但吃着自己亲手挖到的龋苜菜总是有一种成就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经没人去挖龋苜菜了。
咱奈曼人就有这个偏好,这些小吃其实也不是只有奈曼独有,但出了奈曼想把这几样小吃全找齐,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民以食为天,这些奈曼的小吃陪着咱奈曼人喂饱小孩子、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这些小吃是咱奈曼的根,这根,在饭碗中、在黄沙里、在地头间,在每个奈曼人的心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