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千角灯(中华第一灯)
千角灯是东莞民间工艺的瑰宝,以“千个角,千盏灯”而独树一帜,其历史之长,体积之大,工艺之精,不愧千古一灯。东莞话千角灯和“千个丁”发音相同,表示“百子千孙”的意思。
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为宋帝皇族,宋英宗生父濮王允让之后,南宋迁莞。相传,元初赵家开始扎制千角灯,配灯之灯带共二十四条,为皇姑所绣。千角灯十年扎制一次,悬挂在赵氏宗祠,作为皇裔赵氏家族新添男丁开灯仪式所用。解放后,千角灯曾公开展出三次。尤其是一九五七年展出于广州文化公园,观其芳姿者,络绎不绝。《南方日报》曾作报道:“千盏花灯,百万观众”传为美谈。灯不断重制,而灯带则为宋朝遗物,一向由赵家珍藏,一九六七年毁于“文革”。
千角灯的制作不传已五十年。于今欣逢盛世,文化大兴。2004年初,东莞市莞城区党委、政府领导一闻千角灯之说,即亲自访察,知扎制千角灯之艺人仅剩下两人,于是聘请重新扎制。老艺人深感莞城区党委、政府领导之至诚,以耄耋之年,率全家日夜施工,为时八月,千角灯就重现于人间。遗憾的是,其中一位老艺人在千角灯刚刚制作完工后就离开了人世。目前东莞仅存两盏千角灯,一盏在人民公园,另一盏在莞城文化广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