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俗——狮舞与麒麟舞

家乡区县: 东莞市

麒麟舞
    东莞麒麟舞流行于山区,有三百多年历史。麒麟以双人表演,以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吃青、吐青、呑青为主要情节,模仿猫狗,吻脚,吻尾、互相吻头、吻身等动作,约半个小时。2003年10月,樟木头镇举办全国首届麒麟舞邀请赛,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麒麟之乡”。

 

狮舞(各镇街,长安大朗虎门尤著)
    东莞狮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是集音乐、舞蹈、武术表演及雕塑、绘画、刺绣等工艺于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狮身一般长约2.5米,以黑色狮子代表凶猛,表示武术高超。一个醒狮队包括头牌、行棍(横批)、彩旗、锣鼓钗、大头佛及十八般兵器等。狮舞演出,先由大头佛夸张滑稽的表演开始,然后是狮子舞表演,有"苏醒"、"上楼台"、"过天桥"、"采青"等,最后以武术表演结束。醒狮采用弓、探、虚、腾、跃等基本步伐来表现狮子的动、静、惊、疑、怒等神态;采用扑、抓、捞、采、抛等动作,配以锣鼓的轻重缓急,表现狮子的勇猛矫健,灵活威武。鼓点一般有三星、五星、七星三种,但以五星梅花点最为常见。新狮正式参赛、出外游行,先要进行点睛仪式,俗称开光,仪式完毕,方能起舞。

WAIKAKI(2015-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