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祠堂 村中标志
南社明清祠堂所在的南社村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建村初期,仅为戚、席、麦、陈、王诸姓聚居的小村。后为广东南雄州推官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徙居,经数代繁衍所发展。至明朝中期,南社村初具规模。明朝崇祯末年,村民修筑了围墙,形成了以围墙为界的、以谢姓为主的村落。由于人丁的兴旺,村墙之内不能满足村民的居住需要,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村民在村墙之外建造房屋,经过三百多年的扩建,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名村。现存的古建筑群集祠堂、庙宇、民居、门楼、谯楼、围墙、里巷、古井、古塘、古墓、古树于一村,其中明清祠堂最具特色。南社明清祠堂的数量,特别是单一姓氏祠堂的数量之多,不仅广东少有,全国乃至世界也不可多见,成为南社村标志性的建筑,是了解在宗法制度下农耕文化课堂,是研究明清时期广府祠堂建筑的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的价值。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26908522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hahawai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7961936.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