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又红又艳,身体布满了一个个小刺般的凸起物。小心翼翼地剥开那华丽的红装,果肉被一层淡粉色的薄膜紧紧的包裹着,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使我迫不及待地把那层薄膜剥开,那一颗透明珍珠不停往外溢着汁水的果肉在我眼前一览无遗。我把那果肉轻轻的放进嘴里,一咬下去,汁水满溢嘴,甜滋滋地味道渗进心底……这么美味华丽的水果便是荔枝!
在历史上东莞的荔枝种植无论品种和规模,大朗都居首位。1988年,大朗镇成为广东省荔枝科普基地,开展荔枝科研。1990年代中期,大朗成为东莞荔枝科研基地和荔枝外销集散地。大朗荔枝以其果形美观、果色鲜明、肉厚爽脆、风味独特而脍炙人口,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大朗地处丘陵,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21.9℃,年平均降雨量在1790毫米至2000毫米,少阴多阳,山坡旱地,膏土沃野,最适宜荔枝生长。糯米糍、桂味品质最优,最为著名。1987年,全镇种植荔枝23741亩,挂果荔枝有311080株。大朗荔枝大丰年产量有1万多吨,中收年有5000吨左右,歉收年也有1500吨左右。1998年,大朗种植荔枝34385亩,是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2002年,大朗荔枝产量14346吨,是总产量和亩产量最多的一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朗荔枝地不断减少。2001年,因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大朗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荔枝是大朗传统水果,自宋末元初就开始栽植,村民在村前村后、围左围右种植荔枝,视之为风水树,认为可赖以支持成村立族。大井头、水口、巷头等村尚有二、三百年的荔枝树存活。自古以来,大朗人民积极探索,手口相传,大部分农民都懂得荔枝生长规律,掌握管理荔枝的技术,精心培育,每年适时选择糯米糍、桂味等良种嫁接于其他荔枝,使普通荔枝成为良种荔枝。每年农历三月蝉鸣荔熟,就有三月红、犀角子登场;到端午节则有红皮、克叶、妃子笑上市;夏至小暑便有糯米糍、桂味;小暑大暑即有一日黄三轮的槐枝。
荔枝所含丰富的糖分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荔枝有消肿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但记住,荔枝虽好,但可不能贪吃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