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寿圣寺塔系明代建筑。该塔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高28.3米,实心灰口,平面呈六角形,上有宝珠塔刹。第一级每面宽3.8米,南面正墙除第七级外均有真门,每层檐下均施有砖雕斗拱。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石碣14块,对研究明代绘画,雕刻艺术有一定价值。
基本信息
寿圣寺塔俗称高贤塔,位于城西北23公里高贤集,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
一级塔门楣上的四行“明道二年------岁三月一日丙寅时,戊寅时日葬利院主僧建功德碑塔,”刻字,此塔建于宋明道二年,即1033年。塔基部每边长4.2米。塔室内砌有盘旋的塔道,可逐级登高至塔顶。塔体从底至顶渐收匀称,成六棱锥体形。塔顶用铸铁铸成形似宝葫芦样的宝顶,使塔体结顶得到最完美的点缀,给人以挺拔隽秀之感。塔的层檐收放尺寸自然得体,既保护塔墙免遭雪雨浸淋,又给塔体以美的装饰,看上去既规整肃穆又没有呆板感。
该塔的建筑年代久远,建筑风格独具。它的完整存在,给研究宋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历经千年沧桑,屡遭兵燹及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巍然屹立毫不倾斜,尤显建筑艺术和设计科学程度之高,是研究宋代寺塔建筑的一件珍品。
历史典故
寿圣寺塔塔心有石碣16块当地传说此塔为候家所建,后因侯家家族落魄也就成了公塔,附近一直有候姓人居住,并相传只有候姓人才能赤手爬到塔顶,另外,因塔高41.5米,所以当地还有高贤塔、看十八的说法(当地人称为高贤塔,意为能看18里地。)
圣寿寺塔
塔心有石碣16块,石雕佛像216尊,为明代石雕中的珍品。另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子羔墓和属于二里头文化遗址的玉皇阁遗址,以及有着优美传说的七步三眼井(七步之内三眼井的味道分别为苦、涩、甜)。
塔体整修一新的面貌,塔内珍贵文物的存世以及修塔和原塔下铁钟的传说,再加上原寺院的规模之大和佛事的盛况,构成了这个景点的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