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九年春,耿忠钦承上命,领兵来戍陕右。操练屯田,以为边备。东自临潼、栎阳、高陵、泾阳、三原、醴泉、兴平、乾州、武功;西抵凤翔、岐山、扶风;南至郿县、盩厔等处,均设屯所。农作由此丰收,不料又遇天旱无法下种,远近咸以为忧。询诸故老,皆曰:县境西南方的太白山乃本邑之名山,上有湫池,每当遭遇天旱,则奉迎这水,每次都能灵验。
于是,以四月中旬,择日斋戒,躬致祝辞,遣僧觉用等赍香帛祝文,诣山顶投辞请水。既至,率官僚吏卒暨郡民数百千人,备鼓吹郊迎,展祭于武功太白之神祠。当日傍晚大雨霶沱,三日乃止。远近罔不周沃。及六月又旱,祷请如前,复获沾足。
秋八月,禾将垂实,旱甚,复请祷之,大雨随至,变枯槁为欣荣,易呻吟为歌啸,感神之赐甚渥也。及至次年丁巳,夏四月、六月俱旱,复奉迎请祷如前岁之仪。而亦两蒙灵贶,雨皆尺余,关辅之中,军民鼓舞。
两年之间五次奉迎神灵,次次应验。百谷咸成,年岁丰登。灵贶骈臻,曷伸报答。其所以卫国济民,灵应昭晰,祀典秩然,历历可见。人以诚感神;神以灵佑国。此幽明自然之理也。今以神前后灵感显应之迹,直书刻石,置于庙壁,庶使后之观者,亦知所崇敬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