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域

家乡区县: 广东省湛江市

廉江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域

历史沿革

秦属象郡地;汉属合浦县地;

晋属高凉郡高凉县地;南朝宋、齐,属高凉郡罗州县地。南朝梁、陈,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

隋朝,仍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注:罗州城遗址在河唇镇龙湖村东侧,面积约6万平方米。此遗址布局有仿唐代长安城的明显迹象。1962年,此城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时,在县境之西及西南同时建招义、零绿两县。唐天宝元年,招义县改为干水县,此县名即为石城县之始。)公元623年(唐朝武德六年),罗州徙治石城县。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为濂江县。

972年(宋太祖开宝五年)废罗州并废濂江、干水县;1176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复析置石城县。元朝,属化州路。

1368年(明洪武元年)属化州府。1374年(洪武七年)属化州。1376年(洪武九年)属高州府。清朝,属高州府。

1912年(民国元年)至3年,属高州道。1915年(民国3年),改石城县为廉江县,属高州道。1921年(民国9年),废除道制,仍属高州善后处。1924年(民国12年),属高雷廉钦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总指挥部。1927年(民国15年),八属联军全部覆灭后,属广东南路行政公署。1937年(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公署。1940年(民国38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属广东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1月11日,廉江县城解放,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

1950年9月,属高雷专区。1952年11月,属广东粤西行政区。1956年2月,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县合并为雷北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60年11月,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届广东湛江专区。1961年3月,撤销雷州县,恢复廉江、遂溪、海康三县。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

1978年9月,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属湛江市。1993年12月,经国务批准,廉江撤县设市(二类市)。归广东省直辖,并委托湛江市代管。

行政区域

1994年,廉江市辖23个镇:廉城镇、安铺镇、石城镇、

河唇镇、吉水镇、石角镇、良垌镇、平坦镇、新华镇、横山镇、营仔镇、车板镇、青平镇、石岭镇、龙湾镇、雅塘镇、石颈镇、长山镇、塘蓬镇、和寮镇、高桥镇、新民镇、河堤镇。

2000年,廉江市辖22个镇。

2002年,廉江市辖22个镇(廉城、石角、河唇、平坦、良垌、新华、石城、新民、横山、安铺、营仔、车板、龙湾、高桥、和寮、雅塘、青平、石岭、石颈、长山、吉水、塘蓬),334个村委会、44个居委会。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廉江市辖3个街道(罗州、城北、城南)、18个镇(石角、河唇、良垌、石城、新民、安铺、营仔、车板、横山、高桥、和寮、雅塘、青平、石岭、石颈、吉水、长山、塘蓬)。

另外:廉江市的飞地共两处,均在廉江市的东北边,归石角镇管辖。一处在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的源头)东侧茂名市的化州市的兰山镇内,面积不大,只有一个村落——长垌。另一处在化州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之间——北、东、南边是化州市的平定、合江、兰山等镇,西边是陆川县的古城镇。这块飞地较大,内有棉地、山腰、山角、山底、榕树圩等村庄。

http://blog.sina.com.cn/hqhuangqiong

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lianjiang.html

huangqiong(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