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好去处之一

家乡区县: 唐山市迁西县

景忠山

宗教胜地景忠山位于迁西县境内,海拔610米,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有四帅殿、三道茶棚、碧霞元君庙、东佛阁等大小景点30余处。

宗教胜地景忠山位于迁西县境内,海拔610米,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 有四帅殿、三道茶棚、碧霞元君庙、东佛阁等大小景点30余处。此处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佛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1872级台阶直达峰 顶,自然景观鬼斧神工,风格独具,素有“灵山秀色”之美称。

据史料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明初于山顶建三忠祠,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蓟镇总兵官马永重修三忠祠,并在祠东增建碧霞宫,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渐兴盛。此后,戚继光等蓟镇官兵经常登临此山,留下许多名篇佳句。崇祯八年(1635年),碧霞宫毁于火灾。后善首张天礼、住持性春率众重建碧霞宫正殿,明毅宗拨帑金增置了配殿及上下牌坊。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登临此山,别山法师性在出知止洞迎驾,“对诏称旨”,龙颜大悦。顺治九年(1652年),性在被请入皇宫万善殿供养。顺治十六年(1659年),世祖“以建储之议远卜元君,赐银千两”。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又拨帑金二万,重修殿阁及山上山下附属建筑。从此,景忠山名扬天下。康熙皇帝即位后,多次登临景忠山,先后为景忠山题写了“名山初步”、“天下名山”、“灵山秀色”等匾额,并赐重达十六斤四两的金娘娘一尊、大藏经一堂。此后,景忠山古建群又经多次增建和修缮,愈加壮丽。

至清末民初,景忠山已有山脚署院、四帅殿,一、二、三道茶棚,灵官殿、朝仙门、望海楼、南天门、碧霞元君殿、三忠祠,东山玉皇庙、鬼王庙,西山舍利塔群等近百座建筑。这些建筑,为1872级台阶台阶所串联,错落山间,蔚为壮观。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景忠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拨款修缮碧霞元君殿及其附属建筑。1960年前后,由于年久失修,山腰两道茶棚和峰顶东侧古寺庙相继自然倾塌。“文革”期间,峰顶寺院、僧舍和山脚四帅殿、头道茶棚等先后被毁。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大地震,除碧霞元君殿外,景忠山上的古建筑损毁殆尽。

景忠山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山上野生植物资源多达80余种,森林覆盖率为98%,树种以松树为最,仅200年以上的古松就有2000多株。另有鸟类20余种。这里,初春山花烂漫,盛夏绿林成荫,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株株古松立于悬岩峭壁之上,造型独特;条条峡谷,险峻幽深;块块峰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此山危岩峥嵘,峡谷清幽,云雾飘渺,当年康熙皇帝登临此山后,有感而发,御笔题下“灵山秀色”。

从宗教门类来看,景忠山融儒、释、道三教于一山,因此历来香火极盛。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这里都将举行规模盛大的传统庙会,届时香客云集,热闹非凡,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庙会期间,津、唐、承、内蒙等地游客蜂拥而至,各路商贾云集,香客如潮,歌舞、评剧、马戏、皮影、花会等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们或是出于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的崇拜,或是民间文化活动吸引,一年两次庙会期间游人可突破10万。    景忠山自1992年开放以来,先后投资1200万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设施日趋完善,客源不断扩大,到目前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2003年,景忠山被评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

民风民俗

民间花会:这种活动一般在过年的时候和庙会期间举行,内容包括舞狮子、扭秧歌、跑驴、挂花灯、霸王鞭、走旱船、放焰火等节目,充满着浓郁的喜庆气氛。每到这种时候,男女老少都会聚到大街上观看并参与各种庆祝活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据说,河北地区的民间花会活动至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万全社火:每年的春节和元宵节,河北万全县会举行大型的民间艺术活动,这种活动被称为万全社火。其内容包括走场子、定桩子、跑八字、九龙混水、跑海鱼儿、打鼓子、打拳等活动,这些表演一般在街头进行,群众则在旁边围观,十分热闹。游客来此不但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节目,亦可体验到淳朴的古风。

每年四月初八(农历),在燕东生态观光园内将举办槐花节,在槐花沟内,数万游人将陶醉在沁人心脾的花海之中;每年八月二十八(农历),正值果实成熟之际,燕东采摘节暨文化艺术节也将隆重举行,秋蜜桃、艾宕梨、苹果、枣、核桃、柿子相继成熟,累累果实让人目不暇接,游客们在采摘果实时,忘记了工作带来的压力,忘记了生活琐事带来的烦恼,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快乐时光。每年定期举办的佛道吉祥法会,信众云集,满足了广大佛教信仰者朝拜的心愿。另外,园区内正在筹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以纪念冀东地区广大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为周边的中小学生提供优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乐亭大鼓:

起源于乐亭,在“清平歌”基础上演变而成,后分为东路韩香圃派和西路的靳文然派。乐亭大鼓有中、长篇说唱和短篇唱段两种形式,音乐唱腔丰富、刚柔相济,板腔曲式完整,转调技法灵巧,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板式变化体曲艺形式。代表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大闹天宫》、《烈火金钢》等。

皮影:

又名滦州影或乐亭影。演出形式是将驴皮刻制的影人,用灯光映射在影幕(俗称影窗)上,演员在幕内操纵影人,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来介绍故事情节,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皮影戏以唱见长,男女声各有自己的唱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转,发声方法奇特,多用乐亭的方言土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评剧

评剧是最为众人所知的河北地方剧种。在冀东民间演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后称“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最终定名为评剧。音乐为板腔体,属于梆子系统,其唱腔朴素、生动、细腻,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表现力。评剧传统剧目有200出左右,《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等都脍炙人口。

出行指南 您可驾车从京沈高速公路丰润出口下道北行,经丰润县沿丰董公路至迁西县城后,沿邦宽路西行即可到达三屯营镇的景忠山。乘坐唐山至迁西三屯营的长途汽车,也可到达。

购物信息  景忠山的红梗香椿曾为宫廷贡品,远近闻名。其做法多样,口味各异,只有亲自品尝,才不会留下遗憾。这里的京东板栗、栗蘑、松蘑、榛子等也很有名。

liupingping(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