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口海月岩:是东莞旧八景之一,位于厚街镇涌口村金牛山。金牛山是座高十丈,周一里的红石质山岗,造型奇特。蟹壳岩上刻有“海月岩”三字,为宋绍二增年(1132年)刻,岩下有一石井,曾有“海上风帆落井中”之说,现设了雕塑、楼亭等景点,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八角亭:在厚街尚书祖祠左,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其周围八柱,上下两层,鸟革翠、备极壮丽。亭内悬挂有题赠匾额四块,分别题为“世美”、“凤林”、“进士”,其中“进士”匾额两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厚街乡王直方经手改建为水泥钢筋结构,取名为“乡贤亭”,现仍矗立在新房路和新风路交汇处。
神仙水:在河田村东面,树木茂盛,风景幽雅。山上岩石上有一小洞,一年四季泉水长流,清凉明净。传说这地下水是神仙所赐,古时不少墨客游过此地,在此刻下“蓬莱奇迹”、“云封帐底”等大字,现经常有人到该处求神拜佛,或游览。山上还建有亭台、庙宇,节日游人不断,1990年被评为东莞市旅游景点。
方氏宗祠:位于河田村,是东莞市最大的宗祠之一。该祠堂始建于明建文元年(1399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该建筑物为五进,故当地人也称之为“五幢祠堂”。宗祠长67米,宽18.28米,占地面积1226平方米,宗祠内遗有很多古代文物。相传河田的远祖住在福建莆田,当时有方氏六兄弟名叫仁逸、仁岳、仁瑞、仁逊、仁载、仁远,在唐昭宗乾宗,光化、天佑年间(894—904年)参加科举考试,先后中了进士。1229年,方邦荣从莆田徙居河田,成为河田始祖。后人为了纪念仁逸六兄弟摘桂的功绩,镌刻了“六桂流芳”、“文武科甲”的牌匾激励后人。1990年该宗祠被市列为保护点。
鳌台书院:是东莞市创建较早的书院之一,为历代名流学者所重视。该书院是明代宝庆知府王恪所建。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于凤林长生庙侧。清乾隆时,书院因日久倾圯,族人合力移建于菊山侧(现菊塘坊)。书院分三进,中堂高挂雕字木匾,上刻“师古圣贤”四个大字,是状元庄有恭手书。两旁巨大的立柱上刻有榜眼冯愿手书的对联:“学贵因时,通古今之谓士;地原毓秀,树梁栋以成材”。大门上方镶有清末探花布政使陈伯陶手书“鳌台书院”四个大字的石匾。门口两旁还有用青花岗石刻成的对联:“鳌海澄波看锦鳞而跃浪,彭峰耸翠兆文笔之生花”。书院创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培育出像王缜尚书等一大批古今名人,于1990年被市列为文物保护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