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中学之三

家乡区县: 东莞市

腾飞(2001年后)

虎门中学原址设在城区中心的鹅公山东南麓,占地30亩,由于周围都是繁华的商业区,校区无法扩展,甚至进出都极为不便,从而极大地制约了虎门中学的发展和升级。为此,虎门镇领导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把虎门中学迁到城外金洲管理区,把则徐中学的高中部并入虎门中学,初中分离出去,集中力量办好高中。

虎门中学新址原为则徐中学,是1994年由镇政府投入5400万元兴建的,是一所全新的学校。新的虎门中学四周都有宽阔的大路,北侧是虎门公园,周边风景秀丽,环境幽静,成为读书的后场所。

以2001年搬迁校址标志,虎门中学进入了一个腾飞的新阶段。虎门镇对虎门中学寄予了极大的希望,2003年拨巨款700多万元,帮助虎门中学建成校园网络,购买图书和仪器设备。2006年又拨专款200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新的虎门中学首任校长是温应文先生,副校长是郑振球先生、杨志坚先生。2003年温应文先生改为镇文教办副主任,由杨志坚先生继任校长至今,副校长是郑振球先生、邓惠林先生、黄合安先生。这两届校领导继承了虎门中学光荣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并努力开拓学校教育的新局面,带领全体教职工,经过几年的拼搏,使虎门中学各项工作跃上了新台阶,发展成为一所航母般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现在的虎门中学场地宽敞,占地约1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1000多平方米,校舍面积近5万平方米,有教学楼五幢,师生宿舍楼10幢,还有体育馆、游泳池等建筑;有标准的400米环型塑胶跑道运动场,独立蓝球场8个。校园布局合理,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亭台轩榭、鱼池假山、错落有致,育人环境十分优雅,2003年被评为东莞市“园林式单位”。

学校的五幢教学楼层层相通,联为一体,对教学工作十分便利。教室走廊挂有精美的名人画像和励志格言,文化氛围浓厚。教学设备齐全,有仪器实验室、生物解剖室、史地观察室、课件制作室、网络主控室、美术室、舞蹈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室、行政办公室48间。建有校园网,63个课室配有多媒体设备,每个级部办公室配有五台计算机,每个教师配有一台笔记本手提电脑,由76届高中校友谭少波先生捐款装修9间教师办公室及办公台。学校另有4间计算机室共252台机,有两个多媒体阶梯电教室,全校共有434台计算机。图书馆臧书加上电子阅览图书共8万多册。学校的硬件设施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

 

虎中现有高中班54个,学生近3000人,教职员工210多人,其中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113人,绝大部分教师是从全国十多个省招聘而来的优秀教师。雄厚的师资力量为虎门中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保证。

2001年到现在的五年是虎中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连续跃上两个新台阶。2003年评为“市一级学校”,2006年评为“省一级学校”。高考也连续夺得丰收,被高等院校录取的人数居东莞之冠,并出现多个单科状元。06届高中生陈 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勇夺第一名,并被 大学破格录取。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虎门中学经过几代人的耕耘,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送走了五十五届初中毕业生11900多人,送走了四十六届高中毕业生14580多人,其中有大量毕业生考上大学深造。仅1979年到2006年改革开放时期被高等院校录取的人数就达到7200多人。虎中学子在校努力学习,进入社会努力工作,以优良的素质和勤奋的精神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在各行各业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他们中有政界精英、财界巨子、学界名流,他们过去以母校为荣,母校现在以他们为荣!

虎门中学经过60年的发展,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而且留下了宝贵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铸就奋发图存,勇于开拓的虎中精神!这是虎中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今后一个时期,虎门中学将建成一所寄宿制优质市办高中。虎门中学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瞳梦(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