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这是一座小城。是我生长的地方,当你一脚踏出这片土地,也许那一刻,你就会知道,家乡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了。
小城简介:
高州,广东省茂名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粤西南部,东近南海,南踞鉴江平原,西连广西,北靠云开大山,扼粤桂六县市要冲,东连阳春市、电白区,南接茂南区、北邻信宜市,西南与化州市、西北与广西北流市接壤。高州市原称茂名县、高州县 ,是由高州府(路)治(元代起)茂名县演变而来,是古代高州府后段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前段中心是阳西县,且名称前后有所变动)。茂名市成立后,剩下大部与信宜县遂改为原来的州府名,是为高州县(早期与信宜合并,后分);1993年撤县设立县级市,是为高州市。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木偶)之乡”(高州木偶戏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盛产岭南三大名水果——香蕉、龙眼、荔枝,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县”。)
历史:
高州”这个地名概由“高凉郡”演变而来。一说高凉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镇银塘的高凉岭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载:“高凉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凉。”高州为南朝梁代正式命名。仍然记得小时候听奶奶讲过的故事,高力士把家乡的荔枝带到宫中给杨贵妃品尝,“贵妃饮罢荔枝酒,霓裳羽衣舞不够”的“贵妃醉酒”的故事传开来,也有诗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后人所熟知。
行政规划:
高州市政府驻潘州街道,市区现有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35万。共辖23个镇,5个街道办,辖有438个村委会、48个居委会。
气候特征:
高州市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日照年平均1945.3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109385.2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2.8℃,最高温度为37.6℃,最低温度零下1.5℃。1月平均气温为15.1℃,7月平均气温为28.4℃,年温差明显,为13.3℃左右。年积温约8176℃,无霜期361天。年均降雨量为1892.7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相对出现干湿季,雨季为4月—9月,以南风为主;旱季10月至次年3月。
水果之乡:
主要盛产的传统特色水果及品种有:荔枝(三月红、妃子笑、白糖罂、中华红、白腊、黑叶、桂味、鉴江红糯荔枝、糯米糍、进奉、马贵荔等);龙眼(储良广眼、双孖木龙眼、石硖龙眼、大乌圆龙眼、红核龙眼、青皮龙眼);香蕉(遁地雷香蕉、巴西蕉、泰蕉、梅花蕉)、大蕉、粉蕉、菠萝蜜、橄榄(黄榄、乌榄)、芒果(关堂芒果、象牙芒、紫花芒、鸡蛋芒、仙桃)、黄皮果(红阳无核鸡心黄皮果)、杨桃(中国红阳桃、刘十杨桃)、柑橙、山楂、三华李、油甘子、柿子、桃子、地菠萝、香木瓜、番石榴、柚子、柠檬、台湾青枣等。
储良龙眼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荣获“岭南十大佳果”称号,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
双孖木龙眼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遁地雷香蕉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蕉类总分第一名。
白糖罂荔枝被评为广东省早熟优质荔枝品种第一名。
鉴江红糯荔枝在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牌。
白腊荔枝在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银牌。
储良龙眼、双孖木龙眼、石硖龙眼、白糖罂荔枝、鉴江红糯荔枝、白腊荔枝、桂味荔枝、黑叶荔枝和桂圆干品荣获“中囯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文化:
楹联
2014年3月31日,高州市在市一中举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楹联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民族文化瑰宝之一。高州市积极抓好楹联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和文化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了解,该市楹联文化的群众基础良好,人才荟萃,2013年有中国楹联学会会员20人、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32人、市级会员115人。在镇、街道、社区、机关、学校建立楹联分会16个,楹联爱好者达2000多人。开辟了高州一中、高州三中等楹联教育基地。投入大量资金,把高州冼太庙打造成为楹联文化标志工程;投资230万元在瀛州公园建起具有廉政教育功能的“尚义名区”的楹联标志工程。在纪念冼夫人诞辰1500周年楹联大赛中,投入25万,共征海内外楹联共10123副,入奖作品50副。为传播楹联文化,举办写春联、送春联等活动,每年送春联达13000多副。每逢春节,共售春联40多万副,直接经济产值1200万元,拉动消费1亿多元。
年例
年例是高州地区乃至粤西民间过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
光绪《高州县志·风俗》有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据了解,明、清时年例已记入粤西的地方志,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比较盛行,后来曾一度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年例逐渐恢复。
活动
1、“游神”活动
游神队伍有彩旗、香炉、菩萨、道士、纸船、炮手、长喇叭、唢呐、锵、锣鼓等等。彩旗上面写有与保佑、赐福等有关的话语,有的还注有此旗是由谁捐赠等。彩旗队伍主要由小孩子组成,前面由一个成年人举着一面大旗带领,站在整个游神队伍的最前面。有的地方还举有“出巡”、“回避”等等的牌子。炮手沿路隔一定的时间就燃放一个炮头,冲天一响。
2、文艺汇演
文艺表演的节目有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技、魔术表演、醒狮表演、烟花汇演等等,其中粤剧、木偶戏、采茶戏、杂技、魔术表演、醒狮表演分场分段由白天表演到晚上;电影、歌舞、烟花汇演一般安排在晚上至凌晨甚至通宵,烟花汇演一般安排在晚上晚饭后七至九点或夜间“间醮”时或凌晨三四点配合着当时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进行烧船活动。
3、年例宴食
高州地区将过过年例分为“睇年例”和“食年例”两个部分
,宴食在年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菜式有:白切鸡、炒粉、扁豆炒鱿鱼、梅菜扣肉、鸡翅膀、红烧鱼、鲜虾等。有的地方年例的中午饭是吃素的,传说要等到“间醮”、拜神完后才可以开斋,晚饭才是“开大餐”的时候。
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又名鬼仔戏,是高州民间艺人不断吸收、改造、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高州木偶戏具有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百年古傀儡,时代新经典”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2006年,高州木偶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州单人木偶曾赴法国、德国、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备受欢迎。
表演
木偶戏按人数多少可分为大中小班,十人以上的为大班,几人的为中班,一人的为小班,其中小班一人演一台戏,舞、唱、念、敲、打全都是“一脚踢”,样样皆能。
演出时,艺人舞弄木偶并以本地方言说唱,剧目古装现代兼而有之,其表演通俗易懂、亦庄亦谐、独特新颖。
艺术
高州木偶戏的艺术价值主要是保持了传统,同时能够结合很多现代的流派。高州木偶造型漂亮,故事美丽,演绎比较清楚。
祭荔枝神
这个习俗是在每年荔枝收获完毕,一般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后不久进行。祭荔枝神先定吉日,有单户,也有集体。单户的各自在自家做籺,加菜并邀亲戚朋友饮自家酿的荔枝酒,饮罢,带祭品特别是要有荔枝酒去自种的荔枝树下拜祭。拜祭完毕,燃鞭炮,锣鼓喧天,跳傩舞。集体的,人们拣一条丰产,“功劳”最大的荔枝树下作祭坛,八仙桌上摆上从各家各户送来的三牲祭品和荔枝酒,请道公喃斋。晚上在荔枝园附近做木偶戏。此俗最早出现在根子,后传至分界、泗水等地。
冼太夫人诞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高州城乡凡有冼太庙处,均于正日前后数日,演戏祭奠,良德、长坡、东岸等冯冼氏聚居地尤盛。冼姓聚居的长坡雷垌村,称冼夫人为“姑太”,过去每逢冼太诞,村民总是备办牲醴,敲锣打鼓,到良德(冯宝的故乡)迎接“姑太”回娘家欢庆佳节。而长坡旧城为冯宝后裔聚居地,那里的冼太庙则去数十里外的雷垌村把“冼太”迎接回到旧城的冼太庙来。而毗邻的化州,解放前,在冼太诞前几天,便到高州城迎接冼太到化州,一路上各村庄都有“抢拜”的习惯,抢拜完毕,当晚还演戏游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