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教育彰显成绩连续两年常平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家乡区县: 东莞市

近几年来,常平学子的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好,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也一年比一年多。据统计,2000年我镇共有217人上大专A线,其中本科人数只有50人。而去年,我镇共有984人被各类大学录取,是2000年的8倍多,而且这个成绩又被今年的高考所刷新。为此记者专访了常平镇的教育部门,得知这种现象是2000年我镇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成果开始显现出来了。
常平教育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每年都是喜报频传。教育部门介绍,常平优秀学子近年来开始不断的涌现出来,而这种井喷式的增加,除了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之外,还跟2000年出台的教育改革和联合办学两大工作是离不开的。
课改十年 常平优秀学子井喷式涌现出来
课改和联合办学使常平教育发展理念,从上到下得到了一个贯彻,教师素质也得到了一个提升,优秀学子培养方面成果显著。
常平镇教育办副主任李铮表示,东莞市的教育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推进联合办学,一个是十年课改,应该是一个课改的一个成果,十年课改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人得到了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人包括了教师的成长也包括了学生的成长。
据悉2003年,全市推进初中和小学的联合办学,我镇通过2004年和2007年两次比较大的调整,如从原来的31所公办小学,变成了现在的11所公办小学。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教改和联合办学的同步推进,我镇各学校通过课堂改革,改变了教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育办副主任李铮告诉记者,近年来,常平教育资源得到了均衡,尤其是学校的办学经费得到了保障,教育管理的体制得到了落实,常平镇的教育发展理念,从上到下得到了一个贯彻,教师素质也得到了一个提升。
财政逐年增长教育投入 完善办学条件提供保障
历年来,常平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据悉,“十一五”期间,镇委、镇政府逐年提高教育经费,五年共投入7.68亿元。其中2007年投入1.738亿元收购原新星学校,作为常平中学高中部校区。2011—2012年财政投入1.81亿元,用于学校基建。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2011年召开全镇教育工作会议后,出台了《常平镇奖教奖学办法》(试行),设立了奖教奖学专项资金,自2012年起,将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学生、奖励取得优异成绩的各类学校和为我镇教育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有功人员。逐年增长的教育投入,为学校完善办学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快了我镇教育现代化进程。
为了促进我镇教育快速迈上新台阶,2011—2012年镇委、镇政府决定继续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力度:耗巨资整体搬迁常平中学初中部,整体搬迁中心小学,整体搬迁中心幼儿园;扩建板石小学,做大做强第一小学。
常平学子连续两年考入清华北大
“这两三年来,常平教育进步最大的是在优秀学子培养方面成果比较显著”。教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势头会保持现当长一段时间。
常平教育部门统计,2000年我镇共有217人上大专A线,其中本科人数只有区区50人,而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十几年过去,去年我镇共有984人被各类大学录取,其中本科录取409人,是2000年的8倍多。其中32人被“985”、“211”等重点高校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学府均有常平学子。而今年常平学子的表现更加突出,共有50多名被“985”、“211”等重点高校录取,其中林己和李昀垚同学考试成绩进入全省前10名,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连续两年都有常平学生考上清华北大高等学府。
常平教育办副主任李铮说:“如果大家关注的话,可以从去年的清华北大生,还有今年的清华北大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今天的优秀学子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呆子型的‘学霸’,而他们是阳光自信、多才多艺,而且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这几年的教育我们都是往这个方面去发展,怎样摆脱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的方向去发展。”
教育工作者谈课改心得 中国的教育走上了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
说到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2000年教育改革之初很多学校的校长都还记忆犹新。教改之前的教育模式相对死板,不少学生都是死读书,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学内容非常单一。2000年初,我国连续出台了两个《决定》和一个《纲要》,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
当了十几年校长的梁校长现在提起教改之初他还很有感触。他说:“当时感觉到压力最大的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这个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涉及到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教改)之前,传统的应试教育,我们学校的教育一切都聚焦在学科的考试成绩方面,一下子开始素质教育,全方位的开展课程改革,多多少少从教师本身,乃至家长都有或多或少的担心。”
梁校长说,他对教育改革的理解就是,中国的教育真真正正的走上了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教改,事实证明了教改是正确的,但是在改革之初还是困难重重。
梁校长告诉记者,改革之初,师资队伍的问题。作为课程教育改革,开足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大批专业的老师,但是作为一线的教师来说,一方面他们要承受课程改革的、教学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各种各样的培训,所以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们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实证明经过一轮的培训,学校整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
经过了十余年的教育改革,整个社会经历了从担心、质疑到现在的充分肯定。可以说在教育的改革工作当中,无论是从国家建立政策,还是广大人民教师的默默付出,当然这些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好我们下一代,培养出更多的栋梁。而从我镇近几年来的高考情况不难看出,我镇的教育改革工作是非常成功的。在此也希望我镇能够继续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发挥常平的特色,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

黄C琪(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