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法国强租当时名曰“广州湾”的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法国人则称为“白雅特堡”(Fort Bayard),而此湛江对外贸易盛极一时。1943年,日军侵略者从法国人手中接管“广州湾”,到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于当年9月21日光复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广东省西南部,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大特区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地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交汇地带。湛江是广东省西南部的港口城市,广东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湛江是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是1984年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在亚太经济圈中处于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总人口达800万人,在省内仅次于省会广州市,经济特区深圳市。
湛江市现有民间艺术120多种,盛行30多种表演艺术,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和不断创新,培育和再现了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一批民间艺术精品。其中,醒狮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已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饮誉海内外,几年来获得了无数荣誉。湛江市文化遗产丰富,“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吴川飘色、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遂溪醒狮、东海岛人龙舞和廉江舞鹰雄等6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湛江是广东省内方言最为复杂的城市,主要有湛江白话、湛江闽语(雷州话)以及哎话。其中说雷州话的人数最多,集中在周边县城农村郊区;霞山赤坎两区以湛江白话为多,湛江白话还细分为:湛江市区白话,吴川白话,梅录白话、廉江白话、遂溪白话、龙头塘蓬白话,硇洲(半咸水白话)等;雷州话也细分:雷城话、徐闻音、海康音、遂溪音、廉江音、麻章音,东海音,硇洲音,现在雷州话以雷城话为代表。湛江白话是粤语的一种;雷州话,属闽南语的一个支系;哎话,属于客家话的一个支系。哎话以廉江石岭话以及河唇话为代表。
湛江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糖蔗、水果、蔬菜和最大的桉树、剑麻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著名的菠萝、香蕉、芒果、红橙之乡。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对虾交易中心和加工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珍珠基地。境内已发现多类矿藏33种、矿产地155处,最有开发价值的是硅藻土、澎润土、泥炭土、高岭土等“四土”资源,濒临湛江的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湛江还拥有全球两个、中国唯一的玛珥湖——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和火山峡谷群,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面积最大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和“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第二大种群区。
湛江海岸线绵长,港湾密布,港口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的湛江港,是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其条件之优越,堪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港口相媲美,可发展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大港口。这是湛江最重要的优势资源。湛江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濒临南海,近海滩涂海湾众多,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拥有全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和浅海珊瑚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湛江盛产天然优质的海鲜食材,被誉为“南海鱼仓”。湛江海鲜美食在全国久负盛名,素有“吃海鲜,到湛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