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肠粿
用干浆粿与大肠同蒸故名大肠粿。
制作工艺:磨米浆,沥干,取干浆搓压成小圆粿片,入饭甑与大肠一道加调味、桂叶同蒸熟。食用时挟出粿片装碗,取大肠剪成筒状,加调味食用。 风味特色:粿片软而韧,味香鲜,油而不腻,大肠鲜脆而无腥臭。
8.粿包
以“烂粿‘包笋丝、萝卜丝或春菜等,故名曰粿包。
制作工艺:先扳好烂粿,稍冷却取烂粿包熟笋丝、萝卜丝或春菜,再蒸。今市上小食担出售的粿包多是包萝卜丝,煎在鏖上。
风味特色:皮烂面滑,馅鲜脆可口。
衍生小吃:用粳米粿包芝麻末叫作“甜粿包”,用粳米粿包笋丝的叫作“咸粿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