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 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莞人留下了不少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奇风异俗,有的已经被人遗忘,有的仍然成为今天莞人崇尚的文化.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品尝这些浓浓的莞邑风情。下面介绍几种现代在东莞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
赛龙舟 东莞对划龙舟这一传统水上体育活动十分重视,成立了东莞市龙舟协会,派出的龙舟队曾多次在香港、澳门、加拿大、新加坡及本地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令乡亲们引以为豪。东莞的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东莞水乡各镇区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
舞狮(龙、麒麟、凤)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采,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东莞市的长安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舞麒麟则以清溪镇、樟木头镇较为出色。每年元宵节,市政府均组织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万人空巷。
客家山歌 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
荔枝节 每年六月底至七月中,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东莞各地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举行欢庆活动,共庆丰收,共聚友谊。
东坑这一富有中国奇特民风的“卖身节”,现已隐约成为“东莞第一节”。据悉,举行“卖身节”时,在承袭传统民风的同时,还有少数民族村寨风俗的舞蹈表演,市民在此可以欣赏粤曲、客家山歌,观看麒麟、醒狮欢舞,以及举行“篝火晚会”等活动。尤其是数里长街“射水狂欢”更成为东莞民众的狂欢佳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