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网站话家乡栏目热门话题:记录中国历史名人及历史故事,各地历史名人故事及历史事件、成语典故、科学文化成就等。

  • 戚家山营垒

         金鸡山向南而下,越过峡谷的沙蟹岭,就是戚家山了。戚家山山高不足50米,静静地横卧在大地上,四周松柏环抱,环境幽雅宁静,过去,她曾是清军重要驻地,如今, ...

  • 都昌历史人物之刘锜

    刘锜(1098~1162), 中国南宋抗金将领。字信叔,祖籍江西都昌。出身将门,少时从军征战。南宋初,为泾原经略使。建炎四年(1130),率泾原军参加富平(今属陕西)战役。富平战后,将领多人 ...

  • 乾隆五过宝应城

      安宜南门外曾有一宿庵。庵名本出于佛家典故,可民间传说却望文生义附会出故事来。说是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曾在此驻跸一宿,庵便由此改名。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住过的地方便是荣耀,改名以纪之, ...

  • 鄱阳湖的简介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古称彭蠡泽、彭泽或彭湖,在江西省北部。汇集赣江、修水、鄱江、信江、抚江等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形似葫芦,南北长110公里 ...

  • 总台山烽火台

          总台山烽火台位于北仑区东南部的郭巨,西接阿育王山脉,北负穿山,南濒东海,是浙东的重要军事基地之一。明朝初年就在此设立了千户所,构筑郭巨城,建造郭巨总 ...

  • 淮安历史

    秦属淮阴县,汉置谢阳县。晋置山阳县。南宋初,金兵南侵,韩世忠屯兵八万于山阳县,如老熊当道,而淮东得以安寝,遂于绍定元年(1228年)升楚州为淮安军,改山阳县为淮安县。元复名山阳县,至正二十六 ...

  • 中渡人文、石刻

    中渡镇境内共分布各类石刻有十余处,其中位于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磨牙石刻共有8处,其中有记载宋、明两朝官员和人文的石刻有拉敢岩石刻、西祖岩摩崖石刻;有记载封建统治者镇压农民起义事件和反 ...

  • 宝兴的过去

    宝兴县距今四千多年春秋战国时为青衣羌国所在地,居住着青衣羌人。秦汉时汉人移入,设青衣县,属蜀郡。唐宋之际,称羁縻州地,隶属雅州都督府。元末始称董卜,开始引入喇嘛教,青衣羌人转公为蕃民,隶属吐 ...

  • 广州沙面

          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 ...

  • 木门寺会议会址

    木门寺会议是1933年6月28日在木门寺召开的。1933年2月,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在川陕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发动反“右派”斗争,把那些对其有过意见的干部诬 ...

  • 众所周知的“妈祖”文化

        汕尾妈祖文化在国内处有较大影响        在过去,“信仰妈祖的不限于当地居民、农民。而渔民、商贾 ...

  • 看小镇历史,学小镇文化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一小镇——金沙镇,南北朝时期为长江、黄海交汇处的南布洲,与胡逗洲邻近;宋以前称布洲场,俗称“古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 ...

  • 丹崖纪灵躅,绀宇蔽只园---宁国寺

      宁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原址在宝应县城叶挺路东首,名为宁国教寺,后易名宁国禅寺,迄今已有1370年。历代僧、官多加修建,古县志记载,宁国寺寺门朝南,前临大街, ...

  • 内蒙古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 ...

  • 我的家乡——上虞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曹娥江中下游。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上虞县。据传,上虞县是虞舜后代的封地,地名虞宾。据《太康地记》:&ldquo ...

  • 温州童谣

    “介母飞过青又青(哎)?介母飞过打铜铃(呵)?”“阿美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松糕,松糕,高又高,我请阿叔吃松糕温州童谣起源于明 ...

  • 温州鼓词

    说起温州鼓词的渊源,先谈谈鼓词艺人流传着的关于"祖师爷"的讲法。艺人们说温州鼓词的"祖师爷"是唐明皇的叔叔。他从小聪明、善文能诗,谙音律。后因病瞽目,亲尝失明的痛苦,便教盲人唱鼓词以自误,于 ...

  • 通城,我的故乡我的家

         通城县别称银邑,汉为下隽县地,故简称隽,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咸宁、岳阳、九江金三角中心交汇点。境内有杭瑞高速、武深高速、1 ...

  • 娘子湖故事多,欢迎你来做客!

         梁子湖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一就是关于梁子的由来。      梁子湖原名为“娘子 ...

  • 思唐古建筑群

    府文庙   府文庙位于城北遵化门内,现属文化街。它是思唐镇的重要古建筑,也是贵州省最大的文庙,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包括崇圣、大成殿、东 ...

  • 芙蓉之国

    芙蓉之国——监利,犹如镶嵌在江汉平原南端的一颗明珠。东沿洪湖,有水面50余万亩,为监利、洪湖两县(市)共有,西望荆沙,长江水迂回于南,东荆河静卧在北。监利境内河网密布 ...

  • 黎黄陂路

    简介 黎黄陂路 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的一条街道,以辛亥起义领导人黎元洪名字命名,东南到沿江大道,西北到中山大道,长604米,与两侧的兰陵路等平行。中间与洞庭街、鄱阳街、胜利街等街道相交。 ...

  • 三穗地名

    三穗县地处贵州省的东部,主要是汉、侗、苗等民族聚居的地方,长期以来,战争不断。苗族先民迁徙到黔东南,后至三穗。靠山而居、因水而兴的地理位置和汉、侗、苗等的交流,造就了三穗县较为独特的地域文化 ...

  • 武汉市新洲区的由来

    新洲区和团风县,黄州区原同为黄冈县。 1951年6月21日,新中国又多了一个县级政权,新洲县。经呈请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原黄冈县划分为黄冈、新洲两县,从而结束了新洲地方由唐中和5 ...

  • 我的家乡

    天门古称“竟陵”,后因境内西北有天门山得名“天门”。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靠大洪山,南依汉水,与武汉相距90千米。 天门是湖北省人口最多的 ...

  • 江阴访古 邂逅兴国寺塔

          兴国寺塔坐落在江阴市区南街和中山南路相交的西侧。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796-983)年间,原为太平教寺的七级浮图,俗称"兴国寺塔 ...

  • 孝感历史简介

    简介 孝感历史文化悠久绵长,是我国孝文化之乡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古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发生在这里;秦 ...

  • 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 ...

  •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 ...

  • 温岭历史

    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为东瓯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属临海郡,东晋分属临海郡、永嘉郡。唐至明代为台州之黄岩、温州之乐清二县,明成化五年(146 ...

  • 一饭千秋----方饭亭

    方饭亭座落于海丰县城北郊的五坡岭上,五坡岭现属彭湃中学校址。方饭亭是一座煞有气派的八角双层重檐攒尖顶的古亭,坐西北面向东南。方饭亭台阶下几米处有一块宽1.5米、长0.5米的大石碑,碑上镌刻了 ...

  • 历史的文化!文明的遗址!

    概述 福建土楼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 ...

  • 赵邯郸故城

    家乡邯郸名胜古迹 赵邯郸故城* 在邯郸市。历经8王,共158年,邯郸一直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 ...

  • 邯郸的历史文化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在邯郸悠久历史的进程中,孕育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是先人留 ...

  • 海南-文昌-松树大屋

          它坐落在离文昌市区约10公里的头苑镇小乡村内,掩映在山林碧树丛中,褪了色彩,少了喧哗,添了凋敝,增了老态,却坚持着骨子里的大气与奢华。墙上的灰刷刷往 ...

  • 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这个故事我认为它算不得成语,充其量只能是个典故。这个典故告诫人们不要固步自封,而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对处在社会变革当中的我们,还是具有比较重要的警 ...

  • 海南-文昌-约亭

          位于文昌市东路镇约亭管理区,琼山市大致坡镇南端800米处的琼文公路东侧。约亭又名饯别纪念亭,是为纪念明代海南名臣邢宥和邱浚送别的深厚友谊与高尚情怀而 ...

  • 黄粱美梦

    这个故事跟战国没什么关系,但是故事发生在邯郸。说古时候有个姓卢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投宿店家,穷困潦倒,失意落魄,独自慨叹,恰遇吕洞宾也路过此地,见此情形打算开导开导他,就给了他一个瓷枕头 ...

  • 负荆请罪

    (二)负荆请罪在邯郸老市区距离火车站不远的街道里,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 ...

  • 邯郸学步

    (一)邯郸学步这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后来这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