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网站话家乡栏目热门话题:记录中国历史名人及历史故事,各地历史名人故事及历史事件、成语典故、科学文化成就等。

  • 历史准格尔02

    历史准格尔02  六   隋唐时期,中原王朝臣服突厥,准格尔置郡设县,人口众多,成为名扬天下的边关重镇。   隋朝时准格尔属榆林郡。开皇三年(583年),文帝置榆林关;七年(587年),置榆 ...

  • 历史准格尔01

         历史准格尔01       “准格尔”是蒙古语音译,汉语意为&ld ...

  • 石首各地地名来历(黑桥子)

    山底湖北尖上有个地方叫"黑桥子"。解放前这里是令人可怕的。当地人吓唬小孩就常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甩到‘黑桥 子'去!"那儿为什么可怕呢?还是来听听它的故事吧。传说早先那儿有一 ...

  • 海南-文昌-宋庆龄祖居

          位于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距海口市约80公里,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国母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都居于此地,其父宋 ...

  • 草原明珠---准格尔

            准格尔(蒙语,汉意为“左翼”)旗地处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黄河 ...

  • 石首各地地名来历(高基庙)

    很久以前,离县城十五里有一高家台。这里有一高老头三代同堂,全家八口人,种着祖传下来的八亩良田。高老头为人勤劳, 诚实,过着温饱不愁的日子。当地人们传言,高老头家有两件宝, 这就是他辛勤耕作的 ...

  • 水族民居建筑特色与风俗民俗文化

     一、水族村寨的布局 水族村寨一般选择在平坝建村,或在半山腰台地建村,少数在山顶建村。村寨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有十几户、几十户,少者只有几户,多者达上百户。水族是农耕民族,村寨大小要根据耕地 ...

  • 石首各地地名来历(东升)

    公元1126年冬天,刚刚登上北宋皇位的宋钦宗赵桓还来不及拿出一个抵御外侵的方案,就被金兵攻破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城防。东京财物洗劫一空,钦宗皇帝在城内东躲西藏了半年,还是逃不过与前任皇帝 ...

  • 石首各地地名来历(绣林)

    绣林即今石首城。它自古以来,一直是石首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绣林的名字由境内绣林山而得,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相传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后,刘备的势力发展很快。面对刘 备的日益强大,孙权感 ...

  • 布依族的居住文化

    布依族,旧称“仲家”,大多居住在河网密布的河谷地带和平坝地区,故有“客家住街头,仲家住水头”的谚语。有学者研究认为,“仲家&rdq ...

  • 东岳寺的历史之说

    相传石首佛教,始于西汉,约二千多年历史。始建有延寿寺;西晋时建有白犊寺、高陵寺;南梁时建有长堤寺、观音寺。明代洪武至清代同治近五百年间,全市境内共建有大大小小佛教寺庵200多座,鼎盛时期僧尼 ...

  • 知音传说琴断何处?(下)

    二、石首调弦口知音之说,更为可信发生在湖北省石首市调弦口的知音传说,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但近年也受到了少数人的质疑,代表之作为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董玉梅撰写的《知音文化在石首、海盐和泰山》,发 ...

  • 知音传说琴断何处?(上)

    美丽的知音传说,其核心部分是两大情节:一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二是断琴绝弦谢子期。在这两大情节的基础上,才衍生出了其他的一些历史情节。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不仅是传说,而且有史料证实真有其人、 ...

  • 思南-大坝场镇

    大坝场镇位于贵州省思南县东南面,毗邻天桥乡、兴隆乡、邵家桥镇、塘头镇,与印江、石阡县接壤。境内平均海拔在680米至700米之间。最高峰獐子岩海拔1481米,最低处龙底江出境处马腊子海拔390 ...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200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乌兰察布盟,成立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一词来源于蒙语,即“红色的山崖&rdqu ...

  • 内蒙古包头市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包头全市常住人口265.0364万人,市区人口210.71万人。包头城市建成区面积360 ...

  • 扎鲁特旗-基本介绍

    扎鲁特旗-基本介绍      富饶而神奇的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东经119°14′至125°57′ ...

  • 内蒙古扎赉特旗简介

          扎赉特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辖下的一个旗,面积为11143平方公里,人口则约39万。该旗地方政府驻于音德尔镇,邮政 ...

  • 台山碉楼

    台山的碉楼,主要由海外华侨捐资兴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外赚了钱的华侨,带回金钱和图纸回故乡,建起了反映他们居住地建筑风格和风情,又溶入故乡传统建筑艺术的,具防护与居住功能的“ ...

  • 全国第一侨乡

    江门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自此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陆续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江门市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同潮汕和 ...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 ...

  • 琅琊山不是狼牙山五壮士的langyashan

    琅琊山是皖东第一名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4大文化名山之一,中华百座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风景区内丘壑林泉、寺宇、 ...

  • 找寻青白江的三国

    诸葛井位于青白江区弥牟镇老横街1号铺左侧,始建于三国时期,砖石结构,井台为方形,井口为圆形,上井腹成八角形,由上至下渐宽,下井腹与上井腹成等距的错位八角形,由宽渐窄;井壁用条石砌成,井面至 ...

  • 简 阳 乡 镇 大 全

    三岔湖前,望水一片,不由感叹,想当年:左青龙,右云龙,吹海螺,欲乘清风去,如踏水一般,逛平窝,欲习平武,见草池禾丰,顿时身如壮溪,心似涌泉,如捡镇金。曾陋居芦葭,耘董家埂福田,三合、五合,或 ...

  • 科右前旗

     ~近日,科右前旗政法委联合旗民族事务局到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就政法机关派出机构配备蒙汉双语干警以及政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众使用本民族文字、语言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公检法司在阿力得尔苏 ...

  • 属于您的个人简历

    姓名:林州,民族:汉族、回族,生日:春秋时期。子女:4个街道、15个镇、1个乡:振林街道、开元街道、龙山街道、桂园街道;临淇镇、姚村镇、河顺镇、任村镇、东姚镇、合涧镇、横水镇、陵阳镇、原康镇 ...

  • 林州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

        林州历史悠久,夏属冀州,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为韩国临虑邑,后属赵国。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以山取名,称殇帝刘隆名讳,改名林虑县。金贞三年(1 ...

  • <黔江县志>笔记之五

    17.传奇人物 范长生:据《晋书》及《华阳国志》,永康间处于灌之青城山,能以信义孚众。……李雄据有成都,以长生有名德,为蜀人所重,欲迎以为君。长生不可,雄遂即王位 ...

  • 圣心大教堂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一德路。圣心大教堂于1863年6月18日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故命名圣心大教堂。历时25年始建成, ...

  • 《黔江县志》笔记之四

    13.田赋征收 赋役全书》:黔江县亩粮,自康熙六年奉文清查起,至雍正七年征输止,每上田一亩载粮七合四勺六抄,中田一亩载粮六合五勺二抄八撮二圭,下田一亩载粮五合五勺九抄六撮一圭。上地一亩载粮二 ...

  • 吕洞宾曾四次到过的地方——“吕四”

    吕四,即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坐落于市西北角。现吕四港镇由原吕四港镇,天汾镇,兆民镇合并而来。人口约 17万。吕四北临黄海,西与海门市接壤。正在开发中的吕四港,即位于此。吕四一名的由来,按当 ...

  • 《黔江县志》笔记之三

    9.堤桥捐建 《黔江县修造隄桥记》(邵 陆):黔治西南有支河一道,离城仅十丈许,河流涨溢,冲坏田庐,浸及城廓,官民并患。惟是创始之难,既苦于无项可支,又不忍劳民动众,因循者久之。&helli ...

  • 院落深深的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在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驸马府,座北朝南偏 ...

  • 我可爱的家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或远或近,或历史悠久,或已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慢慢淡化成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今天我想在这里聊一聊我的家乡,说说那永远烙印在心 ...

  • 文化瑰宝宝通寺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是武汉市著名佛教四大丛林之一。1983年为国务院确定的中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1992年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 ...

  • 《黔江县志》笔记之二

    6.黔江知县 明洪武十三年,卢祥佐蓝玉征蛮,辟草莱,建城池,邑人怀德,遂授为宰。 明正统八年,蓉城进士谢牧任。政尚凝视,民怀其德。县县治新设,学校不兴,公建圣庙,设学宫,聚生徒讲学,文教聿开 ...

  • 洪山公园

      洪山公园位于洪山宝通寺左侧,始建于五十年代,总面积为9.97公顷,是一座开放式的公园。公园依山而建,园中树木参天、环境优美,代表建筑是“施洋烈士墓”。 ...

  • 《黔江县志》笔记之一

    2014年初,获《黔江清代四志》两函,内各藏清代咸丰元年、同治三年、光绪二十年、光绪末年四次编修的《黔江县志》十一卷,上册为影印本,下册为点校本,均以宣纸竖排印刷。点校本《四志》十一卷共66 ...

  • 斩蛇碑上的迷影

    刘邦干脆解开绳索,告诉刑徒各寻生路去吧。刑徒们各自逃散,瞬间又聚拢来报告刘邦,说前边有大蛇挡路,逃不出去。刘邦酒壮人胆,挥剑将蛇斩为两截。后来刘邦揭竿而起,成就汉朝大业。   后人为纪念他, ...

  • 林州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

    林州历史悠久,夏属冀州,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为韩国临虑邑,后属赵国。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以山取名,称殇帝刘隆名讳,改名林虑县。金贞三年(1215年)改为林州,明洪武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