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网站话家乡栏目热门话题:记录中国历史名人及历史故事,各地历史名人故事及历史事件、成语典故、科学文化成就等。

  • 沂蒙文化

    1927年,沂蒙山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沂水支部建立。30年代初,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发动了沂水、苍山、龙须崮等几次较大的武装暴动,进行了革命武装斗争的尝试。1938年 ...

  • 福建遗产——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 ...

  • 林觉民故居

      严复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占地面积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规制,门内三面走廊,前设有插屏 ...

  • 莱芜神女的传说

    该岛的形状好像一位仰天而卧的姑娘。传说,‘主岛上“东乳”和“南乳”两座山峰,是姑娘的乳房,故此当地人称为“奶脯山&rd ...

  • 人文历史——水乡兴化

          鲁迅先生的文章曾写过《故乡》,著名诗人艾青也写过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rd ...

  • 信宜竹园顶

    竹园顶位于广东省信宜市白石镇丽垌村,大田顶北偏西山麓,海拔1302米,因山中溪傍多生长原生竹子丛林而名。 竹园顶位于广东省信宜市白石镇丽垌村,大田顶北偏西山麓,海拔1302米,因山中溪傍多生 ...

  • 潮汕茶文化(5)

    绝功夫茶 饮食文化包括茶文化。潮汕功夫茶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汕功夫茶,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品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潮汕人 ...

  • 信宜飘色

    信宜飘色是广东省信宜市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喜庆活动,在广东茂名信宜市镇隆镇大街小巷,都会举行飘色巡游,吸引了四邻八乡村民前来观看,就连旅居海外乡亲也回乡一睹为快。 信宜 ...

  • 潮汕茶文化(4)

    工夫茶茶具 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 ...

  • 信宜尚文水库

    在广东信宜市东镇尚文村,距市区4公里。因坝址在革命烈士梁尚文故乡尚文村而得名。1958年秋动工,由下游东镇、竹山、信城、丁堡、水口、北界、镇隆及高州潭头8个公社72个大队组织1万多人施工,总 ...

  • 潮汕茶文化(3)

    基本的步骤 品茶 择茶 一、铁观音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说。 ...

  • 信宜沉香

    沉香(又称土沉香,白木香,女儿香,莞香等)全身是宝,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很高。其树干损伤后,由于真菌的侵入寄生,使其薄壁组织细胞内的淀粉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最后形成香脂,凝结于木材内,即&l ...

  • 潮汕茶文化(2)

    功夫茶行茶 潮州工夫茶是我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 ...

  • 潮汕茶文化(1)

    潮汕茶文化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是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 ...

  • 水东街的商业兴旺了200年

    形成于北宋元丰年间 兴盛于清朝雍正年间鼎盛于清末民初昨日上午,惠州市重大民心工程开(竣)工系列活动之一的水东街改造工程正式开工。水东街改造分三期逐步推进,首先动工的是水东街首期改造工程。据了 ...

  • 【惠州非遗】惠东渔歌:渔民们的唯一精神生活

    生于江海,居于舟楫,一曲渔歌,从此无憾[开篇语]从本周开始,“惠州人文”进入新的系列———“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rdq ...

  • 广州起义后叶挺为何流亡海外十年?

    将军十年流亡路。曾被毛泽东当面赞誉为“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的叶挺将军,在参加和指挥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退出了中国共 ...

  • 惠州客家酒俗文化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 ...

  • 惠州西湖印象

     在爱与恨的两岸之间,时光是一条河,否则时光就是一团雾,说没就没了。如果你要登岸,就要选择一边,无爱无恨的境界与人们无关。假如给你一日时光停留在惠州,你当然会选择与美相伴,与这里的西湖共度一 ...

  • 失落在历史迷雾中的缚娄古国

    2000年6月,考古部门在博罗城区以北约3公里处的横岭山,挖掘出300余座先秦前古墓,考古专家认为这是广东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先秦古墓群。2003年10月,在龙川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登云镇, ...

  • 日啖荔枝三百颗,惠州太守如虎狼

    老圃在博文《王朝云三难苏郎》介绍了苏东坡与王朝云新婚之夜的风流事,有朋友认为这是瞎编的,说你怎么知道这是写王朝云呢?这首词是这样写的: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着寻 ...

  • 惠州历史沿革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是广东省历史名城,古称循州、祯州,有1400多年的建制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1949年10月14日下午,惠州解放,同年1 ...

  • 历史名城惠州2

    惠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十分优越的经济地理条件。东江、西枝江横贯市中部。海岸线长223公里,港湾多,水深,水面长,腹地宽广,具有建设现代化深水良港的优越条件。境内北部多山地,中部、西 ...

  • 历史名城惠州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惠州境内设有博罗县;到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岭南设有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唐代时粤东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公元917年) ...

  • 龙门县概况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东南与河源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市,增城市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现辖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民族乡,全县总面积2266平方公里,山地及 ...

  • 惠城区概况

     惠城建制于1988年,作为惠州市的政府所在地和中心区,惠城区是惠州乃至整个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素有“粤东重镇”、“岭南名郡&rdquo ...

  • 惠州市年代最久远的遗存---瓦窑岭遗址

    瓦窑岭春秋遗址瓦窑岭遗址在三栋镇官桥村瓦窑岭山顶,距市区约12公里。该岭高5米,岭顶面积约200平方米。岭东是地势平坦的草地和西枝江,岭南也是草地和河流,岭西原是草地,1980年辟为水库,岭 ...

  • 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首次起义---三洲田起义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三洲田起义,史称惠州起义、庚子革命、庚子首义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和打响的反清革命第一枪。1900年10月6日,以孙中山为首的兴中会联合三合会(又称洪门、天地会)六七百人为推翻 ...

  • 博罗公庄得名的传说

    儿时听老人说:古时候,公庄一带是一片荒凉之地,没有地名。有显村圩时,公庄一带仅零星散布着几个小村子。当时,在现在叫塘坑的地方有个小村子叫莫屋,莫屋有一家人,只有爷孙两个,相依为命,平时除了耕 ...

  • 惠州方言可能是缚娄古国“国语”

    先秦岭南俚獠混杂,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虽置郡县,而语言各异,重译乃通。”(《后汉书.南蛮传》)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和推进民族文化融合,秦始皇曾将中原人 ...

  • 惠州老地名的由来--十条行业街

    惠州城区历史上府县两城有过不少行业街,这里介绍十条。晒布场--今新民街的史称。清朝至惠州解放初,这里有的居民以染布为业,染布后在江边、塘边草地把布晒干,白天到处都晒满布。卖草行--今小西直街 ...

  • 惠州古街巷名的由来

    惠州古有“九街十八巷”之说,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街巷名称的来由呢府前横街:正如其名,它是横陈于当时惠州府治门前的一条街道北门街:原直贯惠州北城门的街道金带街:古时大富 ...

  • 历史名城:惠州·东坡文化

    苏东坡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他在惠州的活动成为惠州深厚人文底蕴的重要构成,他主持修筑的苏堤与杭州西湖苏堤齐名,他写下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以及后人写就的&l ...

  • 罗浮山下四时春

    苏轼于元皊8年(1093)9月出知定州。在苏轼知定州期间,朝廷政局进一步发生变化。御史赵挺之等又搬出苏轼所撰的贬斥吕惠卿的敕文,弹劾他“诽谤先帝”。于是,哲宗于绍圣元 ...

  • 惠州准提阁与岭南反清诗僧

    甲申国变,清军入关,金戈铁马越岭南驰,惠州成了抗清保明的最后战场之一。不少惠州士子毅然加入了南明政权,与清军作殊死争斗,支撑危局;救亡失败后又誓不与清廷合作,或隐遁乡园,图谋恢复;或食贫自甘 ...

  • 惠州古城消失的风景

    惠州是一座座古城,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古迹已经不复存在了。这里想撷取几个比较出名的已经消失的古迹,唤起人们对古城的回忆。希望有识之士指正、补充…&helli ...

  • 惠州惊现“水下博物馆”

    2万余件东江出水文物串成一幅东新桥码头两岸的清明上河图核心提示去年一场大旱,使东新桥千年古码头处的“水下博物馆”浮出水面——出水文物以数十吨计 ...

  • 惠州小金口被评为广东首个麒麟之乡

    2007年8月7日,广东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专家组评定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事处为广东省首个麒麟之乡,这也是全省第4个艺术文化之乡。省文联、省民协商定,明年3月将在小金口举办全省麒 ...

  • 清代惠东县民间组织---谷会

    200年前的清代,在惠东县出现了一种民间组织----谷会。谷会是 由同族10个人自愿结成的民间经济团体,他们在一个姓族内推选德高望重的长辈为“会头”, ...

  • 惠州之沧桑物语:金带街

    金带街简介金带街位于东江西岸,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代以前是惠州城外的居民点。现街道长250米,宽4米,东接水门路东城墙,西联西湖的西城墙,犹如一条带子,故名金带街;也有传说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