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网站话家乡栏目热门话题:记录中国历史名人及历史故事,各地历史名人故事及历史事件、成语典故、科学文化成就等。

  • 将军故里 诗画新县

    新县原名经扶县,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新县全境解放,经刘伯承提议,邓小平签批,更名为新县。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106国道、大广高速穿 ...

  • 广州南沙历史

    1951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江区专员公署海岛管理处成立,万顷沙五涌、一涌以及龙穴岛从东莞析出,划入海岛管理处管辖。1951年底,在万顷沙二涌一带的5个围,组建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19 ...

  • 我为家乡代言

    珠海,广东省省辖市,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设有拱北、九洲、珠海港、万 ...

  • 政坛吴奈温

    吴奈温(Ne Win,U),生于1911年5月14日,由于与昂山共同创建了缅甸独立军而被称为“缅军之父”。1949年以后,吴奈温长期担任缅军总司令,总参谋长。1962 ...

  • 梅州交通

    航空 梅州市境内有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的梅州机场,正在进行扩建。扩建后将开通至国内40多个城市的航班,包括梅州-高雄的直航包机。公路 汕梅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天汕高速公路城东-广福段、环 ...

  • 梅州人口

    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之一,粤东与赣南,闽西等并称闽粤赣边区客家大本营。[28] 作为客家大本营之一的梅州,更是著名梅州小镇 ...

  • 梅州地理环境

    地质 梅州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 ...

  • 梅州政区设置

    古代属海阳县,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等名人故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等名人故居(14张)唐属潮阳郡。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亦即后晋开运二年,程乡升为 ...

  • 梅州地理

        梅州,广东省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 ...

  • 历史宁夏-----宁夏赋

     宁夏,祖国西北腹地,民族自治区域。地小物博而山河壮美,回汉共处其风情迥异。历史悠远,沐千载风雨;文化蕴藉,有雄才济济。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塞北江南,得益黄河赐予。秦皇一统,设郡北地①, ...

  • 有关青春的自己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不经意间,被我们遗忘了。 种种的不适应逐渐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夜夜失眠的我在选择是否坚持下去是犹 ...

  • 历史悠久的行唐县

    行唐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南距石家庄45公里,北距北京240公里。面积102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30个行政村,人口大约42万,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行唐县辖4 ...

  • 百草园里觅百草 五行之中见精神

    始祖炎帝有八大功绩,但最主要的功绩是植五谷、尝百草。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是炎帝神农的第二大功绩。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炎帝神农在与 ...

  • 编钟走向海内外

    曾侯乙编钟,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自1978年出土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声,这件旷世奇钟抖落历史尘烟,奏响着穿越30多年的时代乐章。湖北省博物馆从当年的陈列楼中,腾出约10 ...

  • 广州沙面历史

    清道光年间,这里设有炮台,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这里留下了抗外御侮的光辉业绩,1963年9月7日沙面进行基建时,还挖出了两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广州城防炮,一门是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 ...

  • 古道雄关扼南北

    桐柏山,一山分南北。而在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有几条沟通南北的要冲古道,由几个重要关隘把守,这便是位于广水市北部的武胜关、平靖关、黄土关。三关鼎峙,北望中原,南控江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 ...

  • 紫阳道人与诗仙李白的“神仙交”

    紫阳道人,从仙城山到太微宫仙城山,又名现光山,位于曾都区府河镇。据《李太白全集·汉东紫阳先生碑铭》载,胡紫阳“八岁经仙城山,有清都紫微之遐想。九岁出家,十二休粮,二 ...

  • 佛教圣地大洪山

    汉东地阔无双院,楚北天空第一峰”,这是清代湖广兵马道陈维舟为大洪山主峰———宝珠峰题写的一幅楹联。大洪山地处湖北省随州市境内,在历史上久负盛名 ...

  • 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楚雄州境已经出版的两部彝族英雄史诗《阿鲁举热》和《哈依迭古》,均收集于地处金沙江南岸的元谋、永仁两县凉山彝族中。1.《阿鲁举热》。收集时由肖开亮(毕摩)演唱,黑朝亮(歌手)翻译,祁树 ...

  • 创世史诗

    创世史诗楚雄州境的彝族创世史诗,以《梅葛》《查姆》两部著称于世,另有武定县一带有用彝文写成的《移薄榷濮》、楚雄市境的口传史诗《吱咪恰》等,皆涉及天地形成、始祖诞生等方面的内容。四部史诗内容既 ...

  • 彝族教育

    彝族教育,旧时多以父母和长辈的言传身教和让子女在实践中学习为主,也有向毕摩、医、巫和匠人拜师学艺的。其正式接受汉文化教育,当起于元、明时期,如元延祐七年(1320年)已设“武定路 ...

  •  彝族古代的天文历

     彝族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相当丰富,历法有多种,有阳历、有阴历、有阴阳合历,有一年18个月的,有一年12个月的,其中以一年10个月的太阳历最为先进,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10个月,1月36天,10 ...

  • 江油资源

    土地资源 2005年江油市土地总面积271992.99公顷。其中农用地242157.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9.03%,耕地63822.00公顷,占农用地的26.36%;园地6581.21 ...

  • 抚松的历史,你了解吗

    清末,属奉天省长白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奉天省邓小平在抚松邓小平在抚松东边道,改县行政署为县公署。颁"抚松县印"铜印一颗。 民国十八年(1929年),抚松县为奉天省直辖县。同年奉令 ...

  • 江油历史

    江油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设郡,后改江油县。东汉设置的德阳县,以后历经演变,到隋初县境分置阴平、昌隆2县。以后又几经演变,至南宋时江油县治迁入县境后,分置江油、彰明2县。 ...

  • 诗城江油

    江油是四川省绵阳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距离绵阳33公里,成都150公里。全市幅员面积2719平方千米。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总数1367 ...

  • 长汀文化

    历史 长汀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至新石器时代,古闽族人在此繁衍生息。历史上为州、郡、路、府所在地,八闽客家首府,“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rdqu ...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nbs ...

  • 中国成都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具有自己特有的气候资源:一是东西两部分之间气候不同。由于成都市东、西高低悬殊,热量随海拔高度急增而锐减,所以出现东暖西凉 ...

  • 历史文化名城--天津

    说到天津,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历史遗留给它的诸多西洋式建筑,联想到高耸入云的天津电视塔,联想到香喷喷的狗不理包子。和中国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天津虽然辖区有限,但自然和人文景观毫不逊色,并且带有 ...

  • 当桥走过的你我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当时布政使余一龙所建。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长4宽3高3丈,下有9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总督李 ...

  • 你不知道的西夏文化,不认识的西夏文字!

    西夏文字 西夏在中国西北部,“西夏”之名是北宋对于当时地处西北的党项羌族政权的称谓。西夏的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rd ...

  • 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   景区类型: 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 吴忠市-同心县景区级别:景区位置: 吴忠��同心县景区电话: 0953-8038377景区传真:乘车路线:门票价 ...

  • 左宗棠为什么要在宁夏禁烟?

    1、概述 上个世纪40年代,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曾起了一场鸦片战争,清政府虽然设法停止英国的鸦片贸易,并在国内禁吸、禁售和禁种。但在以后的三四十年中,最热心禁烟的,莫过于左宗棠了。左宗棠 ...

  • 宁夏的历史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大西北东北部,居黄河中上游,北恃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横穿全境,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二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曾在 ...

  • 福清历史回顾

        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自“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中取山水各一字,定名福清。    唐圣历以前:195 ...

  • 圣寿万年寺普贤铜铁佛像

    铸造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通高7.35米。普贤菩萨头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跏趺坐莲台。六牙白象背负莲台,神态慈祥,步履稳健,似欲前行。为什么大白象有六颗牙,在佛经中曾有一段 ...

  • 华严铜塔

    华严铜塔 铸造于元代末年,原置圣积寺,1972年迁报国寺,1982年4月迁至伏虎寺。该塔紫铜冶铸,属剌嘛塔造型,塔身为四角覆钵状,内有法相轮七层,呈八柱体,刹杆为六角,刹顶由宝盖、宝瓶组成。 ...

  • 七佛造像

    七佛造像 铸造于清代,是较早期的脱纱造像,工艺细腻,保存完好,现存报国寺七佛殿内。七佛名称面向从左至右为: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过去迦叶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毗舍浮佛 ...

  • 圣积铜钟

     该钟由别传和尚于明嘉靖四十三(1564)甲子年闰12月24日起,在四川古江阳郡(今泸洲、富顺之间)铸奉,次年运至峨眉打磨,明隆庆丁卯年(1567)8月14日悬挂于峨眉城南圣积寺老宝楼内。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