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网站话家乡之家乡区县人物栏目,记录家乡知名人士、老师、同学和亲人,传播家乡人民的信息。
郭淮(?—255年),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郭淮祖父郭全曾为大司农,父亲郭缊曾为雁门太守。建安中期举孝廉,为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将时,召郭淮署为 ...
《元史》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八·虞集虞刚简虞汲传(附弟槃)虞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曾祖刚简,为利州路提刑,有治绩。尝与临邛魏了翁,成都范仲黼、李心传 ...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阎若璩出 ...
马富进(1860~1933),浙江省东阳市谷岱人。善融百艺入竹编。17岁自开作坊,出售篾丝书箱(考篮),常年供不应求。擅长劈篾,被同行誉为“天下头把篾刀”。所作竹编工 ...
新千年岁末,全国刀剪行业的精英和权威们,云集广东阳江,宣布中国刀剪行业专家委员会的诞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刀剪业首次成立专家委员会,汇聚了当今中国刀剪界最顶级、最拔尖的专家和巨匠,是一次人 ...
方大庆,男,1969年9月29日生于浙江东阳,号墨郎,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写实油画、工笔、国画、壁画、古建筑彩绘、修复古字画。 写实油画主要以风景、人物肖像和婚纱留影为创作题材;工笔画以 ...
谯国夫人,广东高凉人氏,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公元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 ...
徐文荣,1935年出生,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曾任横店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横店集团总公司社团经济局主席。同时担任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等职。 徐文荣是 ...
元代,巴蜀地区人口锐减,经济萧条,人才凋零。眉山亦然。与《宋史》眉山人才济济相比,《元史》只有一户眉山人列传,这就是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家。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人 ...
李宗吾(1879.2.3-1943.9.28),四川富顺自流井(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人,其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系四川大学教授,历任中学校长、省议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及省督学等职。 ...
征讨鞑靼:明朝,把退据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权及其治下的蒙古族称为鞑靼。明朝自宣德年后,已经退居荒漠的蒙古贵族势力日渐坐大,蒙古贵族军经常越过黄河骚扰山陕乃至河北地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竟 ...
余子俊,1429-1489年,字士英,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人,明代官吏。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年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部十年以廉洁奉公称。后以荐擢右副都御使,巡抚延绥(指今延安市及绥德等陕北地 ...
万安,字循吉,眉州人。身材高大相貌魁梧,眉毛和眼睛像刻画上去的,外面宽阔而里面深凹。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官编修。成化初年,多次迁升后任礼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命令他兼任 ...
继明朝富顺晏铎列名“景泰十才子”之后,在明世宗嘉靖年间,全国又出现了“嘉靖八才子”。他们是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 ...
倪进贤:清文人李调元撰著的《制义科琐记•房术》(卷2)记载:“倪进贤,婺源人,素不读书,以房术进万安。安大喜,适成化戊戍科,安嘱考官刘吉、彭华取之,遂登进士,选庶吉士。 ...
谨身殿大学士:官名。明仁宗始以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阁职从此渐崇。世宗改谨身殿为建极殿,阁衔也从改。十八年,汪直宠衰,言官请罢西厂。帝不许。安具疏再言之,报可,中外颇以是称安。《文华大 ...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自贡市荣县人,吴老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 ...
彭时商辂:彭时:1416年—1475年,江西安福人,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戊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少保。历明英宗、景泰帝、明宪宗三朝。商辂 ...
万贵妃:1428—1487年,山东诸城人,明宪宗朱见深宠妃,野史记其名为万贞儿。据说万氏丰艳有肌,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上每顾之辄为色飞 门阀:指封建时代有权势的家庭、家 ...
韩愈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 ...
万安,字循吉,眉州人。长身魁颜,眉目如刻画,外宽而深中。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初,屡迁礼部左侍郎。五年(1469) 命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机务。同年生詹事李泰,中官(宦官)永 ...
饶雪漫,1972年12月11日出生于四川自贡。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与伍美珍、郁雨君成立国内第一个作家组合“花衣裳”。从十四岁发表文学至今,已经在青春文学经营了 ...
在我国最后一部勉强可算作正史的《清史稿》中,还为一位眉山人列了传,这个人就是曾璧光,他不仅是《清史稿》列传的唯一一位眉山人,也是历代正史中列传的最后一位眉山人。曾璧光,字枢垣,又称枢元,乾隆 ...
《后汉书•杜抚传》译文杜抚字叔和,犍为武阳人。他自小有很高的才能。杜抚跟随薛汉学习,写定《韩诗章句》。后来他回到家乡教学。他性情深沉安静,乐于圣贤之道,一举一动必定符合礼的规定。弟 ...
先秦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虞帝舜、夏后启、商王纣、周 ...
刘苍:约公元?年—83年,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在刘秀的10个藩王中,刘苍是最优秀杰出的一个。刘苍于建武十五年(39年)受封为东平公,十七年进封为东平王,定都无盐县宿城(今山东泰安市 ...
在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中,除了彭山的张皓、张纲父子俩有传外,还有一位彭山人也有传,前面在整理时给漏掉了,现在补充在这里。这位彭山人叫杜抚。杜抚,字叔和,生卒年不详,汉犍为武阳( ...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 ...
苏味道本不是眉山人,在眉山做官的时间也非常短,所以之前没有考虑将他列入《眉山历史人物图注》。但由于他是眉山三苏的始祖,也曾任眉州刺史,为了让朋友们更多地了解有关三苏的历史,因此现在也把他纳入 ...
谢姬《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谢姬引决,同穴齐窆(biǎn)。姬,南安人,武阳仪成妻也。成死,以己年壮无子,将葬,乃预作殡殓具,毒药,须夫棺入墓,拊棺吞药而死。遂同葬。县以表郡。郡言州。州上尚书 ...
杨进《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进杨穆穆,先姑是宪。进,武阳杨氏女,大匠广汉王堂长子博妻也。博后母文有母仪之德。进杨则其教为行,闺门雍□柯(牂柯)太守李祎家亦假继。每不和,叹恨徒富贵,学问不及博家 ...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翁君将命,迺(nǎi,“乃”)播其名。杨莽,字翁君,武阳人,为郡功曹。刺史王尊当之州,移书诸郡,不得遣迎。惟犍为遣莽,蜀郡遣何霸,巴郡遣严遵。尊 ...
相传,诺距罗是佛门早期十六罗汉(降龙、伏虎尚未列入)之中排名第五的罗汉,他出家前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后来出家,佛陀让他静坐,放弃从前当士兵时的那种粗鲁、野蛮性格。但他静坐时仍显出大力士的体魄。 ...
释永安,眉州洪雅人,大中八年(854)诣成都,造谒府帅白公敏,中请奏本管寺额,歇圣寿寺中。十日人未尝见其登圊(qīng,厕所),旋溺呼为无漏师,而内外饮食亦与常人同焉,奏额到日,便辞归眉郡。 ...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清 ...
释道会,唐僧,约580—649年,事见《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唐眉州圣种寺释道会传。下面是彭山人卢道钢翻译的释道会传。道会和尚俗家姓史,唐朝初年眉州隆山 ...
从宋至清,57人中进士,营山县有“科第士宦,甲于蜀都”之誉。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蜀派古琴家侯作吾、水稻专家管相桓、铁道专家文蒸蔚、著名凿岩工程专家张国榉、石油化工专家 ...
释法泰,隋朝眉州隆山县(今彭山县)人也,俗姓吕氏,事见唐朝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眉州隆山鼎鼻山释法泰传。《读史方舆纪要》说,“鼎鼻山位于隆山县东北二里。山形曲 ...
孙降衷,934—965年,五代后蜀眉州(今眉山市东坡区)人。《十国春秋》卷第五十五•后蜀八有《孙降衷传》。家财本不殷实,却为人慷慨,诚挚有度量,好读书,日习不倦,经史子 ...
杨义方,前蜀(907年—925年)眉州(今眉山市东坡区)人,生卒年不详。幼聪敏好学,王建时举进士,仕前蜀主王建,为秘书郎,职掌图书典籍。执性强毅,行为狂简,广览博学,长于吟咏,自 ...